点击图片▲立即抢购
对话 / 齐普策 × 吴晓波
整理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个“五一”,上海车展迎来人流高峰,这是它成立满四十年来,第一次将展期延伸到“五一”假期,亮品牌、促消费的目的不言而喻。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开眼看世界的起点”——在1985年首届车展上,中国工程师拿着游标卡尺测量外资车镀铬轮毂的厚度——如今正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风向标,四十年后的展台上,中国技术争相被跨国车企融入到全球产品体系之中。
宝马集团入华31年,亲历了这一轮时代蜕变并成为变革者之一。
车展正式开放的前一日,吴老师与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进行了深度对话交流。
两位同属60后,作为同龄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见证了所属国家与产业的剧烈变迁。
对深耕中国企业史多年的吴老师而言,宝马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部浓缩的改革开放史,更令他好奇的,是这家处于浪潮之巅的百年企业,将如何在中国的下一个三十年谱写新篇章。
近一个月来,齐普策三次来到中国,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与最高领导人会面,在上海车展上携两款BMW新世代概念车以及多项新世代首创技术亮相。他还宣布,未来宝马将接入DeepSeek、引入华为鸿蒙生态,还将与阿里巴巴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等等。
多年前,宝马提出“家在中国”战略,温情中又带着深耕中国的决意,吴老师则用“慢思考”与“快进化”来形容宝马是如何将德国的精密制造和严谨、坚持责任感的企业价值观,融入到快速迭代的中国式进化之中。
实际上,随着新崛起的中国汽车进入深水区,从白热化的知名度竞争转向品牌与服务的比拼,从开拓中国市场到“生而全球”,这家成立109年,所能带给我们的启发还有很多很多。
正如齐普策在对话中所言:“109岁意味着我们知道如何创新,知道如何负责任地创新”“宝马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企业......当下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信国际合作的价值”。
以下是吴老师与齐普策的对话精华,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启发。
吴老师对话齐普策
“我们以中国为家”
吴晓波:你在过去一个月里来了中国三次,(上海车展)是第三次。宝马在中国有700多万用户,所以,中国对宝马意味着什么?
齐普策:宝马“家在中国”,我很高兴能常回来看看。最近,我来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也有幸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流。中国是我们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在这里拥有最大的生产基地,以及德国以外最大的创新研发基地。
与此同时,中国可谓日新月异,我能切实感受到中国对创新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感受到它坚定地推动科技的突破和产业的变革升级,也很惊喜地看到中国正在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迅速转变,这非常非常重要。
总体而言,我们以中国为家,在本土深耕,中国已成为创新引擎,宝马将携手中国创新力量共生共进、共创未来。
吴晓波:我是长期做中国企业史研究的,我们其实非常感谢跨国公司,特别像宝马这样的公司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促进并见证了中国各个产业的巨大进步。
这些年我们同时也看到,中国,对宝马来讲,我们经常讲“In China for China、In China for Global”,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我记得你在上个月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与中国发展同频共振,和中国创新共生共进”。
齐普策在上海车展上发表演讲
齐普策:这对宝马非常重要,我们是一家拥有109年历史的公司,我们知道如何系统地集成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并基于所有技术储备打造汽车产品。
现在,我们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进入了一个与中国领先企业共同创造技术创新、共同推动整个价值链的进步的新阶段,这是我们成功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正如你所言)我们正在接入中国的人工智能。例如,你将在今年第三季度看到我们的汽车接入来自你家乡杭州的DeepSeek,它将增强BMW智能个人助理的功能。另外,我们还将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开发AI大语言模型,并与华为合作,深度整合华为的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
我们正在开展很多新的合作,并将这些技术进行系统性整合,携手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产品。最终,我们将为中国和全球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体验。
吴晓波:我去过四次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最早的一次是2016年,去年也去了一次。
吴老师在2024年汉诺威展
早在2016年的时候,我看到德国很多公司像西门子、博世已经将AI技术、信息化技术衔接到了制造业、车床、汽车装配等领域。
我们都是60年代出生的人,你是1991年进入BMW工作,我则是在1990年参加工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你的国家和我的国家,二者的产业都发生特别大、特别剧烈的变化。
如今,这两个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同一件事——汽车还是汽车,但要把很多AI的技术应用其中,我很期待这样一个新的制造业和信息化之间互相结合的过程。
作为一个从业几十年的汽车人,你怎么看待未来汽车智能出行的发展?
齐普策:正如你所说,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的变革。但这场行业变革不在于单一技术的堆砌,而在于将技术系统性整合到产品中——这才是考验,它关乎盈利性、价格合理性、品质与可靠性、耐用性。
尤其在中国,我们以极快的创新速度,将这一切进行系统性整合,这是我们的任务之一,但安全第一同样是我们坚持的理念。我们决不能把客户当作新技术的测试对象,我们必须先完成所有技术的测试,然后再提供给客户。
如今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已经有了数百个人工智能应用,我们在中国全方位推进AI战略,一方面增强了客户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我们的核心业务流程,如制造、采购和质量控制等。
我们将与中国的创新企业合作,把我们在德国的经验带入中国。
上海国际车展宝马展位
109岁的“新世代”
吴晓波:你这次来参加的是上海车展,这两年上海车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五、六年前,你可能看到很多都是熟悉的朋友、熟悉的品牌,但这两年会看到一些非常陌生的中国汽车与中国品牌,这实际上是一个新的行业未来竞赛,这个竞赛的主赛道就是AI智能出行。
在这个领域,作为宝马的掌门人,你有什么样的愿景?
齐普策:我们将在本次展会上展示的“新世代”(Neue Klasse)推向市场。
新世代是创新的集大成者,但(在这场竞赛中)我们同时也将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创新竞赛,还关乎可持续发展、高品质、保护消费者,以及耐久性。
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能对汽车产生长久的影响。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将是未来汽车制造的方向,既要平衡创新驱动,又要确保购买宝马汽车的人认为这是一项好的投入——汽车不是向手机这样的消耗品,而是一项投入。
上海国际车展,宝马展位内的参观者
吴晓波:中国的汽车圈有一句老话不知道你是否有听过,叫“开宝马坐奔驰”。宝马车的驾控乐趣是中国所有喜欢汽车的人的一个共识。而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我们进入智能驾控的阶段,即在电动化、智能化的时代,快马力很容易因为电车提速获得——宝马一向以操控和驾驶乐趣著称的,你打算如何打动“新世代”的用户?
齐普策:上周在德国,我和整个董事会开了一整天的“新世代”,我们认为,这将是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因为要制造出一辆驾驶精准度如此之高的汽车并非易事。
我们所有的专家都说,我们从未有过一款汽车能如此精准地提供纯粹的驾驶乐趣,我们将驾趣提升到了全新维度。驾驶乐趣并不是那么容易复制的。
例如,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是BMW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当用于测试其性能的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以18000牛·米扭矩登上142%(54度)陡坡,这仅仅只是驾控超级大脑所能做到的惊鸿一瞥。
BMW 驾控超级大脑
图源:网络
我们相信,在驾驶乐趣和精准驾驶方面,宝马是行业标杆。
吴晓波:作为一家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汽车公司,你这次发布了超感智能座舱、驾控超级大脑等这些新技术,另外,来之前我看到了“新世代”概念车,它的车头前脸部分是1960年代很经典的车头设计,所以对宝马而言,如何将“创新”与“传承”结合起来?
齐普策:宝马已经109岁了。百年历史意味着我们知道如何创新,知道如何负责任地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此高龄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精神,事实上恰恰相反,我们已经通过“新世代”证明了这一点。
新世代不仅仅是一款车或一个平台,它融合了我们在电动化、数字化、循环性等领域的所有创新技术。当然,新世代也秉持了宝马的品牌核心,始终提供纯粹驾驶乐趣,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技术飞跃。
新世代标志着全新一代车型的诞生,在这款汽车中,一切都是全新的,这是宝马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同时,我们为新世代打造了全新设计语言、全新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革命性大圆柱电池等创新技术。
首款“新世代”车型将是宝马 iX3,它将首先在欧洲亮相。之后,融入大量中国创新的首款国产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亮相。
这是一款中德共同开发的汽车,充分发挥了双方的最佳优势。尤其是人机交互体验方面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在中国,为中国”这将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吴晓波:如果今天我把一辆车卖给了消费者,十年后我如何打动他再来买我们的车呢?
齐普策:宝马品牌,历久弥新。我们正在推出全新一代的智能电子电气架构,全新的设计语言等创新成果,但“手握方向盘,眼睛看路”的安全理念,是永恒不变的原则。我们持续更新产品阵容,不断进行数字化的迭代。设计语言也不会过时。
吴老师对话齐普策
“坚信国际合作的价值”
吴晓波:说到与众不同的创新理念,在6年前,整个行业都认为未来就是个全面转向电动化的时代。但是你在业界第一个提出了“Power of Choice”,坚持要多种驱动形式并存,把选择权来交给客户。
如今,在中国每卖出一百辆车,就有55辆是新能源汽车。您提出的全方位推动的多技术路线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是什么原因让你坚持这一技术路线?
齐普策:宝马服务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在大国,比如中国,不同地区的需求和客户喜好也不尽相同。对我来说,我始终认为,即使电动汽车是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也不能强迫客户选择一种产品。
因为(快速增长)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想要电动汽车。这一点我一直都很清楚。当然,新世代车型的推出,是宝马对电动汽车重要性的坚定承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他驱动技术也将长期存在。
因此,我们采取开放的技术路线。宝马将始终拥有“4+1“动力系统组合,从全球范围来看,现在,我们有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还将有氢能汽车。有了这五种驱动系统,至少在未来10到15年内,(为响应和满足不同的需求)我们做好了充分准备。
吴晓波:我们今天在这里交流时,全球正在历经动荡,将世界分为两类人:一部分人还在相信全球化,另外一部分人不再相信全球化了。我在想,我们大概是属于相信全球化的一部分人。
吴老师对话齐普策
未来很多中国企业,会像宝马一样从德国走向全世界,宝马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给他们?
齐普策:宝马是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公司,在中国深耕的同时,我们在欧洲和美国也有非常强的布局。我深信不疑的是,尽管全球贸易面临种种限制,但国际合作、全球互联互通必将持续存在,这种趋势不可能被完全逆转。
因此,我绝不认同那种认为世界会分裂成三个完全独立区域的设想,因为这将损害所有人的利益,更会导致创新陷入停滞。毕竟,我们始终相互依存,而这种依存恰恰是好事。
当下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信国际合作的价值。当出现分歧时,我们必须寻求解决之道,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围坐一桌、坦诚对话。
吴晓波:其实对全世界的消费者而言,无论怎么动荡,无论他身处哪个国家,他的需求就只有一个——需要一辆我喜欢的汽车。
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新世代”受到中国年轻消费者喜欢,期待宝马在中国能拥有下一个700万、再下一个700万的用户,谢谢,齐普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