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想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但如果把托举的顺序搞反了,结果却费力不讨好。就好比盖房子,地基没打好,上面盖得再漂亮,也容易出问题。
×错误的托举顺序
01
过度关注学习,而忽略生活技能
“扫地怕累着,洗碗怕摔着,最后养出个生活低能儿”。普通家庭总把家务和学习对立,孩子只要成绩好其他都无所谓,做家务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节省下来多刷几道题。
图 | 豆包AI
殊不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生活、心理、社交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可能遇到各种问题,无法适集体生活,一些需要 团队合作的工作,也可能因为缺乏 自我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无法胜任。
02
过度关注正确率,而忽略底层逻辑培养
“刷题卷到飞起”,过于关注孩子在各类计算题上的正确率,一门心思只盯着那一个个具体的分数,将其视为衡量孩子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却忽视了对孩子学科底层逻辑的培养。
图 | pexels
卷面的分数固然重要,但它仅仅是表面的呈现,就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真正决定孩子未来在学习道路上能走多远、多稳的,是他们对学科内在逻辑的理解和掌握。
03
过度关注物质满足,而忽略情感联接
过度关注孩子的物质满足,却忽略了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接,情感账户 “只取不存”。
经常看到这样的家长:在物质方面毫不吝啬,看似对孩子十分大方,倾其所有,实际上缺乏对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了解和倾听,真正“看见"孩子的时候很少。
图 | pexels
这样养大的孩子,可能会因为物质的满足而暂时感到快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逐渐对物质失去兴趣,转而寻求情感上的满足,因此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比如沉迷网络游戏与虚拟世界的社交,到头来,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04
过度关注孩子,忽略父母自己的生活
很多家庭会出现“父母角色过度牺牲”的现象,家长为了孩子几乎放弃了自我,一切都以孩子为先,咬牙“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正常生活。
但这样,往往最终养不出父母想要的娃。孩子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习惯了接受,不懂得付出和回报,长大后容易缺乏责任心,对亲情冷漠,甚至 “不懂感恩” 。
图 | pexels
而父母,也会因为过度牺牲会导致家庭关系扭曲,将自己付出所受的苦累、委屈,转化为对孩子的期待、压力,沦于付出与回报的计较中。
✔正确的托举顺序
01
生活支点:培养TA的生活技能
其实生活能力才是托举的根基。
在丹麦,每一所小学都配备了专门的教室,让孩子学习烹饪、房间整理等课程,并且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日本、芬兰等国家的家政课程也十分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在日本,小学生从午餐发方、餐后回收餐具,到清洁教室,都是他们的“工作”。图 | 纪录片《日本学校午餐,不仅仅是吃!》
家长不妨学习一下国外劳动教育的理念,比如带孩子每周搞一次大扫除(每人承包一块区域),制作家务日历,或者每月让孩子拿200块规划家庭采购。这些小事练出的统筹能力,未来能反哺到学习规划中。
02
学习支点:让知识“活”起来
当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会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主动思考问题,从而真正掌握学科的精髓,而不是仅仅为了分数而学习。
相比起传统“应试”,国际学校非常重视“全人教育”,提倡用兴趣引导、PBL式的教育方法来支持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上海耀中采用大量非传统式课堂,让学生深入探索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未来领域,并主导开展大量和现实生活相关的项目实践。 图 | 学校提供
凭借丰富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多元的社团课程体系、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以及对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深度关注,国际学校已成为众多追求孩子全面发展家庭的升学选择。
升学规划、选校咨询,识别预约
03
情感支点:增进家庭情感联接
情感链接是教育的基石,如同土壤滋养幼苗,它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比说教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托举的力量。
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看到他内心的想法,努力走进孩子的生活。
图 | pexels
比如,带孩子参加户外亲子运动,在互相鼓励中分享成功的喜悦;时常与孩子在睡前聊聊天,饭后散散步,从闲话家常开始,和孩子打开话匣子,让他们习惯和父母倾述,这样,在有困难时,他们才会自然而然地告诉父母,“有话可说”。
04
父母支点:永远只做“副司机”
家长与其对孩子倾其所有付出,不如“适可而止”,永远保留20%自己的生活。
人大附中的家长会上,一位数学老师的话在家长圈爆火。他说:学生是司机正在开车,而家长是副驾驶,切记不要抢方向盘,应该默默看导航,关注周边路况,快走错时提醒一下,已经走错了,赶紧说:“没关系,不就多绕几公里!”
图 | 小红书
真正的托举不是自我感动式付出,而是向孩子示范一个身心健康、有追求、有快乐的人生该是怎样,同时适当放手,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主意识。
托举,不是把孩子顶在头上,而是牵着他们的手,用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自己站稳、走好。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想要孩子成功站上人生舞台,靠的不仅是孩子自身的努力,家长的教育智慧和学校社会的丰富资源,缺一不可。
5月24日,上海教育论坛将在世贸展馆7楼重磅开幕!
✅牛校校长+教育大咖集结,深度剖析国际教育前沿趋势,探究破局之道
✅全球升学路径全景解读,从英美澳加到中国香港...一站式揭秘升学路径,拓宽孩子未来发展边界
✅中考升学黄金期,专业团队量身定制升学方案,从志愿填报道多元升学,打破单一赛道局限,为孩子提供更多可能
识码领取入场券☟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关注
专注国际教育18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