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展示一个曾经的核保障修理技术基地(Ремонт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База,简称РТБ)的遗迹,这里曾经储存并维护洲际弹道导弹R-16U的特种(核)战斗部。该基地曾位于第551导弹团(属第47导弹师)的井式集群发射阵地附近,该团于1977年被撤编。

在发射井阵地附近,坐落着第1527机动修理技术基地(部队编号54166)某单位的技术区,包括一个技术导弹基地,用于存储和维护导弹本体,我们也曾对此撰写过详细介绍;此外还有一个专门为导弹特种(核)战斗部而设的修理技术基地。



安装特种战斗部于导弹上的情形:此为基地与R-16U导弹系统教学影片的拼图合成图。

不过,这个基地直接隶属于苏联国防部第12总局,并拥有独立指挥官及人员,其成员不隶属战略火箭军,仅依据自身指挥机关的命令向阵地发放弹头。

1977年10月,第551导弹团被撤编后,基地的核武器被运出,基地也被撤销,场地随后由其他部队占用,直至2010年代初才彻底被遗弃,并遭到盗窃和破坏。



在通往基地的道路右侧,曾经矗立着一个加固型变电站。



这是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结构迅速搭建而成,并用土壤掩体加固。



图为2000年代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照片,展示了它当时的模样。



为了取出其中的金属,废品收集者破坏了有门洞的墙体。









随后混凝土路面通向原警卫建筑。



此处曾有两道大门,围绕其展开的围栏围绕着整个区域。



警卫设施本身也设于地下。



下图为2000年代末的入口照片。

右侧通道后来被封死,所以我们改走左侧。





图为入口及右侧已封闭的第二入口原址。过去入口处设有旋转闸门。



设施内部被划分为多个房间,但全部空无一物,地板也被拆除。





建筑尽头设有通向地面的应急出口。









上方土丘上建有一个火力点。





图为排水井。



从警卫处延伸的道路通往基地主体。





排水井。



从哨所出发的道路通向基地本身。



它通向一块宽敞的平台,周围曾是RTB(导弹技术基地)的建筑。



左侧是一个机库,用于存放环形作业平台,在对接特殊战斗部时,将它们放入导弹井的顶部。



而稍靠右的,是所谓的“20号建筑”——装配与测试车间,导弹弹头在这里进行规定性的技术操作,然后才被送往发射阵地。



再次出现排水井。



在它入口的左侧,有两个不大的仓库房间。





原本的入口处覆盖着伪装设施,并设有装卸平台,里面装有悬挂式起重机。



2000年代的照片

那时,它的残骸在2000年代末期看起来是这样的。



右边是配有密闭大门的入口,而左边是供人员通行的密闭门。



穿过这道门后,是一个配有第二道密闭门和通向主走廊出口的前室气闸。但可惜墙体已经被破坏了。



这里就是主走廊,本走廊两侧是各种技术房间,如通风、压缩机房和仓库。



这座建筑废弃多年,里面已经被野鸽子占据,它们在头顶的位置“建造”了突出的通道。至于它们是用什么“建造”的,你们应该已经猜到了吧。:)



这是通风室的残骸。



建筑的最大部分是规定作业大厅,所有对核战斗部的操作都在这里进行。



尽头还有几间配有密闭门的房间。





我们回到室外。



并爬上高地。



这里也有一处火力点,用于掩护MIC(装配测试车间)的周边。



从平台正前方还能看到另一处“3号建筑”,曾是两辆运输核战斗部车辆的掩体。



2000年代的照片

它在2000年代末是这样的模样。





其实就是一个小型车库,尽头有两个不大的仓储间。



内部仍留有最后一批“主人”的痕迹。









屋顶也设有一个火力点。



而现在我们来到最关键的部分——核弹头储存库。



这是“21号建筑”,储存了供两个导弹团六个发射井使用的第一、第二次发射弹头。邻近团的RTB并没有自己的核弹头库,所需弹头由这个扩展储存库提供。



2000年代的照片



这是基地内最坚固、保护最严密的建筑,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



主货运入口由一个数十吨重的厚重钢筋混凝土闸门封闭,这扇门仍留在原处



这是它外部的样子。





可以看到通向人员通道的检修舱口。



不过从这个角度看不出它的规模,所以我们从内部再看一下。



它的高度大约为4.5米,厚度超过1米。



里面安装有闸门的液压系统。





以及在开启状态下的止动装置。



它通过两排直径约15厘米的钢球进行移动。



终端限位开关。



确实是一个庞然大物。



在主入口左侧,有一个供人员出入的通道,曾配有重达三吨的防护门,但可惜已被切割报废卖掉了。



顺便提一句,只有国防部第12总局的专业军官才有权进入核弹头库。如果有人跟你讲他当兵时“拉着核弹头”在库里跑,那他基本是在吹牛——他最多只能在发射阵地见到套着热保护罩的“封闭产品”。



这是通向闸门内部的人员通道,



接下来还有一扇密闭门。



通往存储区和通风设备房。



里面设有一个小型空调装置。





现在我们来到了弹头库的主货运通道。



通风设备旁边还有几间配电房。



右侧是几个配置有火工品贮藏室的房间。



这里存放着核弹头的中子激发器(起爆器)。



早期的激发器辐射较强,因此这些房间有独立的通风系统。但现在这里没有任何放射性,因为激发器是密封结构,只有在工作状态下才释放中子,不会污染环境。



这里就是存放弹头本体的地方。由于这里为两个导弹团同时提供服务,因此这个大厅比标准设计扩大了一倍。





我们返回地面。



从后方出口出来,来到了包围基地的防护边界。





边界外是一条道路。



通往基地外两个单独的小型炸药和点火药筒存储设施,这些材料是火箭不同系统运行所必需的。



这是第一个储存库。











旁边是第二个结构相同的储存库。



好了,就到这里。



感谢观看,我们下次再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