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的局部冲突依然存在,除了中东地区的能源之争以外,最能引人注目的就是俄乌冲突了,这一场大国与小国之间的战争似乎比人们预想的时间更长,即使到了今天,战争似乎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情况甚至还愈演愈烈。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背后少不了以美国为首诸多国家的推波助澜,小小的一个乌克兰,竟然和俄罗斯开始了消耗战。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场双方的冲突早已经演变为代理人模式,当前的乌克兰完全是依靠国外的支援来打仗,如果少了这些支持,恐怕战争早就已经结束了,之所以还在继续,是因为部分国家并不希望这场战争快速结束。

美国甚至为此先后投入了国内较强的防御和导弹系统,连俄国最先进的超音速导弹也能够成功拦截,让战争继续走向不可控的态势,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一旦俄乌战争结束,那么谁又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乌克兰的危机



俄乌冲突的爆发其实不足为怪,主要是因为国际社会之中的矛盾不断累积,直到激化的结果,从最早期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就已经注定了这次战争,甚至可以将当时的危机看成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持续恶化,对立和紧张。

这场战争看似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军事冲突,实际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亚欧地区的政治利益碰撞,乌克兰在这次冲突之中只是一个棋子,甚至可以理解为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战争之枪。



毕竟凭借一个小小的乌克兰地区,根本不可能和强大的俄罗斯有一拼之力,作为苏联解体之后最强大的国家,俄罗斯无论从军事力量还是人员数量上都要稳压乌克兰一头,所以按照局势的正常发展,俄罗斯对乌克兰所采取的特别军事行动都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

只可惜现实情况却是,从2022年一直打到了现在,情况已经十分明了,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对手已经不再是乌克兰,真正的战争主体乃是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国家。



而乌克兰在这场战役之中是最大的炮灰,从冲突一开始就占不到什么便宜,并且在后来完全依靠外国的支援来维持作战,国内的武器和资源等已经完全被消耗殆尽,甚至爆发了多重危机。

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当年,乌克兰国内就爆发了严重的冬季用电危机,最高的时候国内有将近1200万人面临停电的风险,尤其是被俄罗斯采用多手段袭击之后,乌克兰全境遭遇严重缺电。

从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俄罗斯在23日向乌克兰发射了67枚导弹,在一番强大的火力覆盖之下,乌克兰的国内基础设施基本被破坏殆尽,水电站和热电站等重要的功能设施全都无法运转。



不仅如此,电力的停止供应还会导致国内进一步出现物资缺乏,多市的领导人都表示,目前国家已经进入最糟糕的情况,包括饮用水,食物甚至防寒服等都需要提前进行储备。

即使后来乌克兰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援,但大多数都是武器装备的运输,不仅是欧洲国家,包括北约和美国在内,实际上并没有对乌克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提供了大量的炮火和更加先进的武器,其中以美国最为突出。



为了对乌克兰进行武器支援,美国颁布了相关法案,就连爱国者导弹防御体系也带到了乌克兰地区,还成功拦截了俄罗斯的先进导弹。

这些做法看似是在支援乌克兰,其实是对俄乌冲突的不断延续,面对乌克兰的武器激增,俄罗斯只会加大打击力度,如果乌克兰成功拦截了俄罗斯的导弹,那么换来的只是更加猛烈的下一轮轰炸。

也就是说西方国家的所谓支援,加重了乌克兰的各方面危机,他们不希望战争早点结束,但是代价却让乌克兰来付出,因为俄罗斯所打击的全都是乌克兰的本土,那么战争结束之后,乌克兰方面无论胜负,实际上都非常凄惨。

俄罗斯的困境



方才已经明确,俄罗斯在此次冲突之中最大的敌人并非乌克兰,而是美国,北约甚至是连同整个欧洲在内所以这场仗也打得并不轻松,因为军事方面所面临的是来自西方各国的火力,政治和经济方面也面临着各种制裁手段。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美欧方面就已经以克里米亚危机为借口,对于俄罗斯相关的公司经济及个人进行了制裁,其中包括与军事工业相关的技术和物资等,但此时的做法只能看作是对俄罗斯的威慑。

俄乌战争爆发之后,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已经从威慑转变为常规制裁,变成不惜一切代价的制裁

主要包括经贸,金融,精英,政治,军事,技术,文化等诸多层面。



通俗来说,俄乌战争之前所采取的措施是压制俄罗斯为战争提供资金的能力,那么冲突之后的战争不仅限制了俄罗斯的资金链,还限制了俄罗斯的科技链和数字经济领域。

作为俄罗斯经济层面的重中之重,数字经济的竞争力是各方面竞争的核心力量,因为其中涉及了半导体设备,通信以及设施服务,这次制裁的目的是美欧国家利用自己在数字领域的优势,对俄罗斯展开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技术之战。

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俄罗斯同样面临着能源转型的挑战和困境,其实在此之前,俄罗斯与乌克兰已经有了相关的碳排放计划目标,并且付诸实践,为全球气候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但依然被西方国家无端指责,这也是后续能源问题的前兆。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美国还停止了俄罗斯部分能源产品的运输服务,就连俄罗斯的原油,天然气,煤炭,黄金等也全都被限制进口,为数不多的量也对价格设置了上限,至于关键技术产品以及专业性服务,对俄罗斯的服务完全被限制。

不仅如此,连俄罗斯的部分银行的最惠国待遇也被取消,这些外交上的孤立和遏制直接限制了俄罗斯的经济活力,让俄罗斯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在战争爆发初期,俄罗斯的卢布遭到了大幅度贬值,数百家公司和业务纷纷选择撤出俄罗斯或者对其进行业务暂停,连餐饮,金融,零售等领域都受到了影响,造成了俄罗斯境内的原材料短缺和物价上涨。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的工业生产指数也从2022年8月开始持续下滑,甚至在12月变成了负数。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迫不得已之下签署进行了反制措施,比如冻结相应国家在俄的资产,实施天然气卢布结算等,后续还下达了相关贸易系统的禁令。



总而言之,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对俄罗斯的影响依然很大,尤其是后续局面的焦灼,进一步拖垮了俄罗斯的工业和经济,也就是说即使俄罗斯取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本国的国家工业和能源等都会受到极大的损失和消耗。

因为在冲突期间能源市场遭到了排斥,所以当前俄罗斯的状态属于过载或是提前使用,也就是说即使战争获胜,俄罗斯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化解这次元气大伤,例如重新整顿国内的能源体系,对经济建设的逐步恢复等。

从长时间的拖延来看,俄罗斯已经注定难以成为这场战争之中的获利者而这场冲突之中真正的利益既得者,其实是美国。

真正的获利者



其实从早期美国不想过早结束战争就可以意识到这一点,俄罗斯向来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而另外一个就是中国,如果美国用台湾问题来制裁拖延中国,那么乌克兰就是美国制裁俄罗斯的重要渠道。

作为向来热衷于发战争财的国家,美国在俄乌冲突之中获得了巨大的收获,对乌克兰的武器提供让美国从中赚取了不少利益,与此同时还削弱了俄罗斯这个强大的对手。



另外通过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取而代之,比如美国限制了俄乌两国的农产品出口,自己就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另外在切断了俄罗斯的渠道之后,美国还成为了西方国家的主要能源供应商,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而中国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在对战争的调解过程中,影响力同样在增加,在战争结束之后,中国或许会成为制约美国的中流砥柱力量,因此会更加具有话语权。

值得一提的是,俄乌战争的结束或许会让美国更加有借口增加北约国家的军事建设投入,从而更好地帮助美国实现霸权主义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杨英杰.俄乌停火:困局中的艰难探寻[J].当代党员,2025,(07):53-55.
[2]史天昊.俄乌冲突现“边谈边打”态势[N].法治日报,2025-03-31(005)
.DOI:10.28241/n.cnki.nfzrb.2025.001955.
[3]李巍.乌克兰危机下美西方对俄经济制裁的内容、特点及影响[J].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25,(01):143-14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