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生帖》是写给谢尚的书信,写于353年(东晋永和九年)。 此帖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
《袁生帖》原本收刻于北宋王著辑刻的《淳化阁法帖》,南宋潘师旦摹刻的《绛帖》,明朝华夏编次的《真赏斋帖》,王肯堂摹刻的《郁冈斋帖》,清代宫廷的《三希堂法帖》卷一。
《袁生帖》在1925年左右流入日本,被京都的藤井有邻馆收藏。直到1992年,这件作品才在日本的一次精品展上引起关注。
《袁生帖》笔法精微多变,兼具篆隶遗韵。线条以绞转笔法为主,尤其在横折处较少硬折,通过腕部灵活转动形成圆润流畅的弧度。 王羲之善于控制水墨的浓淡枯润,增强线条的立体感。字形大小参差,整体通过重心调整保持平衡。
《袁生帖》笔势如“夏云奇峰”,随情感起伏而变化。作为问候信札,内容虽涉日常,但笔意真挚。 有说法称,王羲之草书《袁生帖》真迹是乾隆的三希堂最重要的珍品之一,有文征明和乾隆的题跋,但这一说法可能与上述的唐代摹本不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法研究文献或咨询书法专家。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留言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核实过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