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朗和美国举行了第三次核问题间接谈判,虽然双方仍未就谈判达成一致,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迄今为止美伊最深入的一次对话,算是美国和伊朗的核问题谈判,带来了一点点希望。
但就在美伊谈判之际,一场意外突如其来,伊朗南部沙希德拉贾伊港发生了剧烈爆炸,截至目前已经造成了70人死亡,1200多人受伤,并且死亡人数还在不断上升。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真的只是意外吗?
查看当天的港口监控,爆炸起火点始于一个普通集装箱,随后火势迅速蔓延至周边区域,最终引发连锁爆炸。伊朗官方最初定性为“危险品储存不当”,称港口长期积压了十几万个集装箱,管理混乱导致化学品泄漏。
可蹊跷的是,爆炸伴随橙色烟雾,残留物检测出高氯酸铵成分,这分明是导弹固体燃料的核心原料。所以大概率这就不是一起天灾,而是人祸。我前面提到了美伊这次在阿曼的核问题谈判,距离这次爆炸只有24个小时,这一时间差至少有三大疑点。
首先是爆炸对伊朗经济的精准打击。爆炸港口是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键支点,损坏后伊朗石油出口能力几乎腰斩。在以石油出口为筹码的美伊谈判下,这一事件势必会让伊朗进一步陷入被动。
其次是爆炸的技术细节很值得推敲。此次港口爆炸,刚好导致了一艘运输船只损毁,而此港口也是伊朗向也门胡塞武装输送武器装备的关键枢纽。而且结合这一疑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公开放话,要想尽办法削弱伊朗的军事力量,以及对胡塞胡塞武装的援助。这更加证实了,这场所谓的“意外爆炸”,有着非常浓厚的政治博弈氛围。
一件事发生,谁最受益谁就有最大的动机,虽然现在没有证据能锁定幕后真凶,但美国和以色列显然是这场爆炸的直接受益者。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曾扬言要彻底封锁伊朗的石油出口,将伊朗石油出口降低到0,而今天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因爆炸损毁,正如特朗普所愿。
当然了,尽管逻辑十分清晰,但没有证据谁也不会承认,这事就跟北溪管道爆炸一样,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谁都不会爆出真相。只能说,美国和伊朗的谈判依旧不容乐观,中东局势更是如此,冲突只会一轮接这一轮,然后不断累计成一场新的地缘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