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人”源自日本动漫《海贼王》,指那帮自视高贵、将普通人视为贱民的统治阶层。
而中国也从不缺少天龙人的传说,
直至此次迎来学术界本年度最大学术丑闻,人们才发现这帮人的嘴脸是如此傲慢丑陋。
他们彻底不装了!
陈如月同学2017年考上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的是无数人羡慕的金融专业。
但在北大读书时,陈如月发现自己对金融毫无兴趣,反而对医学充满热情。
问题来了:国内学医有硬门槛——只有高考直接考进医学院的人,才有资格考执业医师资格证。
她本科读的是金融,想走捷径申请北京协和医学院的“4+4”项目(4年非医本科+4年医学博士),结果竞争太激烈,失败了。
北大金融学霸,想学医,连门都摸不到。
2023年,陈如月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掉工作,回高中复读。
她的母校专门给她留了教室,老师和同学都来帮忙。最终,她以高分考上上海交大医学院8年制本博连读,终于圆了学医梦。
协和医学院的4+4项目创始者为校长王辰院士。
202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王辰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谈到医学生培养时表示:“协和的目标是培养医学精英,不是普通医生。”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只不过他培养的所谓医学精英,不过是来镀金的天龙人后代而已。
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成为医学博士要经历什么呢?“5+3+3”,即5年医学本科、3年医学硕士、3年医学博士。
在正式熬出头成为白衣天使前,还有最让医学生害怕的规培生训练-月薪600、连熬30个小时。
去年短短两个月内,就有4名医学生不堪重负自杀。
而董小姐,背靠央企父亲、高校母亲,拿着百万学费去海外水了个哥大某独立学院的经济学本科。
再通过协和“4+4”项目成为一名医学博士。而原定的3年规培时间直接缩减至1年。
董医生被4+4 项目 录取 时 的专业是 内科。
在校就读期间,董 医生 就能 连续和多位院士共同发表论文,内容覆盖骨科、胸外科再到脑外科。
更神奇的是,虽然是实习生,董 医生 不仅能登上手术台,参与复杂手术,还能被 国 社报道。
她学医的第2年,就去做手术了。仅仅学了一年多就成了综合专家,涉及专业还横跨了内科、泌尿科、胸外科。
而董小姐不过是冰山一角。
协和医学院在2018年启动了首批4+4的试点班。
协和招收4+4的学生,没有统一的考试要求,而是自设的门槛:
一是要求出身名校,二是要求两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推荐,三是要求修够相关学科的学分,而考核方法是:面试。
按照协和的说法, 4+4能够筛选出:精英中的精英,真正热爱医学的学生。
比如,协和神经外科的金某木,本科是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质学专业,还参加过阿尔卑斯山地质考察。
按理说,地质和医学八竿子打不着,但他却顺利进入协和4+4读博。
更耐人寻味的是,协和官方公布的2019-2020年复试名单里,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他是怎么进去的?
再一查,这位金同学当年是通过北大自主招生进的北大,测试成绩81分(合格线60),优惠40分录取到地质学专业。
又比如2025级冬季班招收的盛玺澄同学。
根据网上公开信息,盛玺澄同学初中时就读于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并加入上海市学生表演艺术团工艺表演一团。
中考时因为是优秀团员,又是艺体特长生,享受降20分录取的政策。据说艺术特长是 - 剪纸!
高中时,盛同学当选为最美中学生,又是参加数学竞赛,又是参加英语竞赛,又是参加电视台节目,还被选为优秀毕业生。
2018年,盛同学在上海外国语自主招生中被录取,专业为捷克语。
最终盛同学享受政策进入了复旦管理学院。
2022年,盛同学本科毕业。而此次被协和医学院成功录取。
再花四年读个医学,出来就是堂堂的协和医学博士,未来再转行进卫健委,走行政序列。
以后前途当真无量呢!
大部分的医学生,寒窗苦读十几年,高考凭高分考进医学院;
然后再寒窗苦读八年硕士毕业才能有资格做医生;
之后规培、下乡、再离开家乡去上级医院进修;然后才能在一家普通医院有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
而一个舞蹈特长生,擅长捷克语,经管系毕业的优秀人才,就要来给大家看病啦。
2024年,一位叫做邱靖涵的小姑娘被录取了。
而后,一位叫做邱靖婷的小姑娘又将在2026年春季入学。
是不是关系户,相信邱院士自己心中有数。
网友扒出协和“4+4”名单,发现大批“跨界精英”:
地质学博士搞神经外科、西班牙语学霸做心内科、自主招生的“公子哥”混入顶级学府……
他们的共性是:家庭背景显赫、学科跨度离谱、培养路径充满“个性化操作”。
中国第一医学院的博士学位,妥妥成了学阀们利益交换的筹码。
明明只是个第二学位,读出来为什么就成了博士?
感谢网络,让这帮妖魔鬼怪无所遁形。
就让深挖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