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参加南昌起义的一个普通士兵,一生多次负伤,脑部两次中弹。尝过兵败,打过游击,最终成为我军一代战神的粟裕大将。

他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作战英勇,足智多谋,在红军期间历经连长、营长、团长、师长,最终成为了军团的参谋长。

在抗战期间,粟裕将军用兵如神,既善于出其不意,也敢于战略决战,最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战役。



在粟裕的戎马生涯里,经典战役数不胜数,笔者在这里略举一二。在1946年的七八月间,粟裕以九个团三万人的兵力对抗国民党军12万人,面对敌人四倍的兵力,粟裕打得有勇有谋,在45天时间里运动作战,歼灭了比自己还多的敌军。

毛主席听闻大喜,极力赞叹粟裕的军事才能,更是亲自发报要求各部队各战区向粟裕同志学习。

粟裕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而他的人格魅力更是令人折服。其中两让司令,一辞元帅,让无数人动容。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新四军军部和部分主力部队北移山东,留在苏皖地区的新四军部队,组建苏皖军区,后改称华中军区。

中央当时任命粟裕、张鼎丞为正副司令员。张鼎丞比粟裕年龄大、参加革命早。粟裕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向中央建议,自己担任副职,由张鼎丞担任司令员。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粟裕的意见。

粟裕同志主动担任副职,极大的稳定了军心,激励了全体战士,改编的部队团结性大大增强。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请辞华野司令员和政委,而由已经调到中野的陈毅继续担任。粟裕这次请辞司令员,在华野军中树立了极大的威信,让全军感受到了指挥官的淡泊名利,品德高尚。部队凝聚力增强,在此后的战役中连战连捷。

在新中国授衔时,毛主席曾有意授予粟裕元帅衔,但粟裕主动降衔不愿担当元帅衔,最终毛主席同意了他的意见,但要求必须授予粟裕大将,而且必须是第一大将。



粟裕两让司令,一辞元帅,尽显淡泊名利,品行高洁,在军中传为佳话。这或许也为以后的十年浩劫中,粟裕大将得以幸免埋下了伏笔。

在风雨动荡的十年浩劫中,粟裕将军屡屡登上反动派的黑名单,但最终都能幸免于难。

这与粟裕将军的机智沉着当然离不开,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有人可能会质疑这是胆小怕事,但在动荡的年代,人人都需要生存的智慧。

这同样也与粟裕的好人缘离不开,粟裕原来是林总的老部下,在林总手下屡立战功,深得林老总的信任和赞誉,林总曾经赞赏粟裕打仗有“仙人之功”。



而毛主席周总理也十分信任赞赏粟裕,在十年激烈的斗争锋芒中,毛主席曾多次赞赏粟裕有战功,周总理曾经对粟裕说

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你一时还是打不倒的。

周总理也曾经为了粟裕激烈发声,力保粟裕,使粟裕得以幸免。在1967年中央文革小组大反“二月逆流”,宣称粟裕是反动派,要打倒粟裕。

在造反派的会议上,周总理手上拿着毛主席语录,高声质问全场:

谁说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员。你站出来!谁说的,你站出来!

周总理连续说了三遍,会场鸦雀无声。会后,粟裕得以幸免。

粟裕的“好人缘”和“好性格”让他在风雨飘摇,无数高级将领都被打倒的年代里得以安然无恙。

粟裕大将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华,同样也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

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能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最厉害的人,但一定是最会处事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