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省级课程基地、探访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4月29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区“媒体看校园”主题采风活动成功举行。采访团兵分两路实地走访,先后参观了8所各具特色的校园,通过观摩课堂、走进社团、体验课间15分钟、参与特色课程等方式,细致了解了江北新区在集团化办学、智慧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记者们沉浸式感受南京江北新区教育澎湃动力,同时探寻了家门口好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创新课堂样态:走出教室“做中学、创造中学、用中学 ”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致知力行生涯体验馆校史馆和“金陵风”地方文化课程基地展示出学校“至精”文化的魅力。“学校的致知力行生涯体验馆也是校史馆,是学校配套江苏省品格工程提升项目的设施,也是学生开展生涯教育的重要场域。学校办学40年历程也是鲜活的生涯教育案例。因此两馆合并,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学校副校长韦大山的指引下,记者们深入感受了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新青年终身成长的生涯澄明行动”的建设成果。高校优质生源地展示墙、校园之窗、高考风云榜等记录了扬子中学师生奋进的姿态。屏幕上展示的优秀校友是学校生涯教育的资源库,包括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在内的杰出校友多次走进学校,做客校友大讲堂,开展生涯教育讲座。学校搭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助力学生认识自我、合理选择未来发展方向……引起众人注目的要数扬子中学“高考蹭饭图”了,轻轻点击触摸屏上中国地图中的“江苏”二字,立刻跳转出在江苏省本科院校内就读的扬子中学校友姓名等信息,就此意味着扬子中学的学子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找到学长们所在的高校去“蹭饭”。
“江北新区和南京一样,是个开放包容的地方,紧扣‘金陵’主题,学校打造了新金陵人的成长计划。”在扬子中学江苏省金陵风地方文化课程基地,学校副校长张洪涛用行进式讲述的方式,带领记者们领略了学校“从单纯的教室里学习”变为“做中学、创造中学、用中学”的创新课堂样态。篆刻印章社团课上,学生们正在木板上用刻刀雕刻。“我创作的作品名叫‘金陵四老’,他们是南京历史上著名的书坛大家胡小石、林散之、萧娴和高二适先生。篆刻前,我查阅了资料,再选择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去雕刻。”高一(11)班陈妮可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道。
“儿童友好”文化:集团化办学的范式与纽带
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处处彰显着“儿童友好”的办学文化,并已成为集团化办学的范式和纽带。“参天大树”造型的文化墙上,“为幸福人生奠基”七个大字鲜明地表达了学校的办学追求,其基座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会”目标,即会学习、会做人、会生活。大型壁画“缤纷未来”寓意着学子们绚丽多彩的美好未来以及当下多姿多彩的课程、环境和活动,长江、大桥二桥、江豚、蒲草凸显了学校基于南京大地办教育的鲜明立场,VR技术、未来空间站、穿着校服的航天员寓意学生们将奔向美好缤纷的未来。路过操场时,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文俊向大家特别介绍了育英礼堂,“育英礼堂”门头牌匾上的四个字出自一名擅长书法的学生之手。为了充分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学校不仅将其书法作品制作成牌匾悬挂于礼堂门头,还特地召开大会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用儿童的视角设计环境,以儿童需求建设课程体系,把儿童作为建设者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治理的方方面面。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参与未来社会建设和治理的人。”这是文俊校长对“儿童友好”内涵和教育本质的概要阐述。他指出,建设“儿童友好”学校体现在儿童参与的学校管理、优美舒适的育人环境、尊重差异的友好课程、学为中心的友好课堂、基于兴趣的友好活动、贴心周到的友好服务、增进互信的友好交往、以及指向激励的评价体系等八个方面。
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分校,观澜亭、花漾学生成长馆、时光图书馆、梦蝶馆生物课程基地、兰溪谷、兰山博物馆、食堂“最佳进步荣耀专座”等地,处处呈现出校家社协同育人之美。在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尚韵民乐团、蓝染社团展厅、“慧墨童年”书画艺术团成果作品展、校管乐团、校舞蹈团等,展现出新区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江北人家门口的好学校涌现:从名校引领到优质均衡
办好每一所学校,照亮每一个梦想。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集中与南师附中、南外、金陵中学、琅琊路小学、芳草园小学等优质名校合作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让江北人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江北新区教育发展已呈现蓬勃态势。高等教育资源富集,有驻区高校10所;基础教育体系完善,区管中小学、幼儿园184所;集团化办学成效显著,9大教育集团辐射带动全域发展;师资建设成果丰硕,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00名、培育骨干教师1610名……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获评“江苏教育现代化先行区实践基地”,已成功跻身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正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构建“高位均衡、高质创新、名校涌现、人才涌流”的高质量教育新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北新区正以奋进之姿谱写教育强区建设新篇章。随着《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建设教育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全面实施,新区教育发展迈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展望未来,一个更具创新活力、更富人文底蕴、更显现代化特质的教育强区将崛起于扬子江畔,为南京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贡献“江北力量”。
通讯员 岳明珍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戴明夷 文/摄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