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群众需求,通过夯实组织基础、深化文明实践、健全协同共治,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善治新图景。

聚焦强基固本,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坚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创新实施“评估+培训+储备”三位一体培养机制。由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成13个工作组深入全县140个村(社区),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中期评估,全面掌握班子运转和干部履职情况。同步实施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举办村“两委”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着眼长远发展,启动村级后备力量三年储备计划,按职数1:1比例动态储备村级优秀人才1085名,确保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同时,结合“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契机推动培训力量下沉,培育本土技术人才,建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生力军”。2024年,国家科技帮扶团先后21人次到环江开展中草药、柑橘、桑蚕等产业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育工作,累计培育本土农业技术人才100余名。

聚焦文明实践,培育基层治理“新风尚”。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文化浸润+柔性治理”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依托“一约四会”,推行“党建引领、村事民议、村事民治”模式,以村屯为单位召开民情恳谈会,引导村民共商移风易俗,推动文明新风入约入规,实现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两个全覆盖”。以“双报到”服务机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整合热心群众、返乡大学生等社会力量,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联动队伍,打造“雷锋在身边”“节日志愿红”等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党员志愿者在民生服务、反诈宣传、环境治理等基层治理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2024年,全县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100余场次,受益群众约22.9万人次。

聚焦协同共治,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将党员积分管理经验引用拓展至农户积分管理,由村级党组织牵头制定涵盖环境卫生、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领域的积分增扣标准,配套建成村级爱心超市,落实“以分兑物、以物激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持续探索“党委统筹、能人带动、资源整合、主体联营”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强化集体经济联农带农惠农效应,每年拿出20%的收益金用于基础设施维护、爱心汇演等社会公益事业,以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参与度。成立以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为主体的调解委员会,联合司法部门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巡回法庭等司法下乡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主题党日、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服务,提升基层依法自治水平。2024年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和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共3616次,调解矛盾纠纷497件,调解成功495件,调解成功率99%,涉及纠纷金额797.2万余元。(谭翠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