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在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的,并在4月9日宣布 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75个国家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税率降至10%。
而对中国,也在4月9日这天宣布加征关税的数字达到125%,加上今年早些时候加征的20%,就是145%了。
从4月9日到现在已经20天了,我们都知道货物从亚洲和欧洲运抵美国基本上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正常来说,五月份的美国将会面临两件事情:
其一是到达美国的货物价格都因为关税价格上涨。
其二是可能更为重要的,到达美国的货物量将会大幅减少,美国将会进入库存消耗阶段。
根据美国加州长滩港的CEO 马里奥.科尔德罗的说法,他预计5月4日到5月10日这个星期到港的船舶数量将会比去年同期下降44%!
这简直是一场大型的社会经济学实验,如果美国进口的货物大幅下降,而进口的货物价格也因为关税上涨了,将会对美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要知道,美国又不是中国,制造业产能的建设是没有那么快的,因此从外国进口的货物,是没有办法短时间内用本土的产能弥补上的。
总之,全世界都在等待着看这场大型实验的结果,而被实验对象则是选出了特朗普的美国人民。
我觉得走势会是这样:
1:五月份美国进口货物量大幅下降,会造成美国社会物价上涨,同时还会造成美国运输物流业等产业的就业直接受到影响,你想货物运输量下降了,不少货车司机不就没活干了,对仓库的需求也下降了,就可能导致原本想租仓库的计划就不执行了。
在压力之下,特朗普政府预计将会继续豁免一些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
像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就已经宣布暂时不对从中国进口的智能手机加征对等关税,而2024年智能手机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对美国出口金额在2500亿人民币以上,超过了服装,主要是苹果手机。
同时在这一天宣布暂时豁免对等关税的,还有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电脑,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合计金额超过2300亿人民币。
2:中美第三方贸易通道会逐渐建立,对于全球很多商人和国家来说,这是重大历史机遇
全世界的商人已经敏感的预知到了这一点,
因此从四月份开始,中国--第三方国家--美国的新出口通路会逐渐建立,因为预期关税会带来美国市场价格和中国出口价格之间的巨大价格差,将会导致全世界的商人都会开始做第三方转口贸易。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贸易网,即使中美之间的直接贸易中断了,但实际上中国制造的商品还有一百多条通过第三方跳转的通路到达美国。
因此对世界各国的商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我们可以从一些数字发现出端倪,4月15日开幕的第137届广交会,简直是出乎意料的热闹,境外采购商人数大幅增长。
根据主办方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5日17时,境外采购商本届累计线下参会64530人,同比增长8.9%,到会人数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也就是说,第一天就涌入了六万多境外采购商。
截至4月19日,广交会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585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20.2%!
而根据新华社广州4月27日电,广交会承办方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信息显示,截至27日,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24372名境外采购商到会,创同期历史新高。
要知道,广交会总共分三期,不同的主题,
第一期“先进制造”是4月15-19日,
第二期“品质家居”是2025年4月23-27日,
第三期“美好生活”是5月1-5日,
这才刚刚两期呢,居然就有22.44万名境外采购商来了。
我于是查询了疫情之前2019年的数字,根据《广州日报》的报道,
2019年同期的春季广交会(广交会每年春秋有两次),也是当年5月5日闭幕,
就有来自213个国家(地区)的境外采购商19.55万人参加本次广交会。
今年按照这个架势,才两期结束就已经22.4万人多了,等三期全部结束后境外采购商人数预计会远远超过2019年同期的19.545万人。
从这个有意思的数据,我觉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才会让境外采购商们如此的热情,毕竟专门坐飞机来中国可是很大的成本啊,
我在广州住的酒店,广交会开幕后价格就翻了一倍,所以到广州旅游的朋友,记得避开4月中旬到5月初的广交会,酒店贵不说,还不好订,到处都满房。
我大胆的认为是全世界的商人看到了当中美之间的中间商的巨大机遇。
其实当年也有个地方因为当了中国和西方贸易的中间商而富裕起来,那就是中国香港。
金庸2016年冬为香港博物馆金庸馆撰写了开馆前言《此心安处是吾乡》,发在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纪念小册子上,当时就有人猜测这可能是金庸最后一次提笔,没想到一语成谶,
全文不长,他回忆了1948年从上海到香港的感觉有点像是“到了乡下”,全文如下:
“我的故乡是浙江海宁。那里是我的出生地,童年和青少年生活的地方,也是我接受启蒙教育和完成中学学业的地方。我毕业后去上海,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来到香港,当时才二十多岁。初来乍到,最鲜明的感觉是天气炎热,以及一句话也不懂的广东话。还闹出一个笑话,我初到埠,坐上白牌车,说去餐馆,司机先生却载了我去差馆(警署)。
当时的香港在经济上、生活上、文化上还比较落后,有点到了乡下地方的感觉。不过一般香港人坦诚直爽、重视信用、说话可靠,我很快就喜欢了他们,觉得香港的人际关系比上海好。
想不到在这陌生的城市一住几达七十年,大半个人生都在这里度过。我在香港结婚、生儿育女、撰写小说、创办报纸,家庭和事业都是在香港建立的。我亲身见证了,香港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兴旺,逐渐成为国际大都会。我也亲眼看到,改革开放为国家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宋朝苏东坡当年远离故乡到岭南,曾在一首《定风波》词里写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对香港来说,我也是一个移民。我来到香港,住的很是心安。我的一切都是香港给予的,我感激香港,慢慢地也就把香港视为我的第二故乡。我珍惜在这里的美好时光,愿意好好爱护她,尽我的能力回报她。
五年前,曾德成先生代表香港政府同我会面,提议设立金庸馆,我当时表示万万不敢当。经他耐心解释和诚恳劝说后,只好惭愧接受了。我很感谢许多读者对我小说的喜爱和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我能为大家做点事,很乐意,也是应该的。
谨向曾德成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文化博物馆,以及为设立金庸馆努力的诸多朋友、专业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其实当年中国和西方的贸易规模和金额,哪有今天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惊人啊,但是就已经足够让香港的几百万人富裕起来走向繁荣了。
那么今天特朗普的政策,造成中美的直接贸易出现断崖式下降,这中间留出来的巨大贸易规模,将是全世界商人们多么大的机遇。
不只是当年的香港,2018年-2024年的中美贸易战,尤其是越南,墨西哥这两个国家从中获益巨大,有的对美出口产能转移到了这些地区,还有各种转口贸易业,他们等于从中收取了过路费。
以中国对越南出口为例,2018年为838.997亿美元,到了2024年为1618.89亿美元,几乎翻了一倍(92.955%)。
再说作为美国三大贸易伙伴之一的墨西哥,2018年我国对墨西哥出口是440.14亿美元,到了2024年变成了902.316亿美元,居然增长了105%!
另外其实台湾也是中美贸易战的受益者,有的对美出口产能就直接从大陆搬回了台湾。
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的出口,2018年为486.467亿美元,到了2024年变成了751.885亿美元,对台湾出口居然也增长了54.56%。
我同时也查询了是美国三大贸易伙伴之一的加拿大,
2018年我国对加拿大出口是351.6亿美元,到了2024年变成464.425亿美元,增长了32.1%,我猜测应该也有些转口贸易的东西,只是不明显。
当然这些地方尤其是越南和墨西哥现在也被美国政府重点盯上了,因此这次商人们试图建立的新通路还会增加其他国家,我觉得很多国家应该好好抓住这个机遇,比如像欧洲的匈牙利,塞尔维亚,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南亚,中东国家等等,完全可以承接组装产能,或者做转口贸易。
因此我们到时候可以看下4月,5月,6月单月的中国出口数据按照国家分类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变化。
再说一次我的观点,就是三句话:
1:美国不只是对付中国不容易,对付其他国家的关税战也不会轻松
美国现在是在和全世界开战,但全球很多国家经济状况现在就不好,美国还想让别人让渡利益给自己,哪有那么简单。
就拿日本来说,由于日本经济规模大,世界第四,美国目前把日本列为首批主要贸易协议谈判的国家之一。
而日本经济这两年处于比较差的情况,2024年经济增长竟然只有0.1%,
由于经济的疲软,日元也处于贬值下行通道,以至于2024年日本旅游业因为日元贬值爆火了一把,海外游客数量大增,2024年日本来自海外游客的旅游收入增长了50%多。旅游业成为了日本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024年日本来自海外游客的旅游业收入居然仅次于汽车出口。
而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增速预计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日本人均GDP在2022年被韩国超过,又在2024年被台湾超过了。
美国希望通过关税谈判从日本身上捞好处,但是日本在自身经济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美国的贸易谈判还能让渡多少经济利益出去呢?
影视剧里面都有流氓对商家收保护费的情节,但是如果商家经营状况就是不好,流氓的恐吓效果也不会太好。
越想越觉得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同时打关税战实在是不明智,
应该仔细认真的了解各国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
搞清楚谁是肥肉,谁是没啥肉的排骨,谁心理上最愿意对美国妥协,谁是难啃的骨头,谁当前经济比较好有较大经济利益让渡空间,谁当前经济比较困难自顾都不暇,难以对美国让渡更多利益,再单独各个击破。
比如我觉得对美国来说,台湾就是最好的击破对象。
2: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贸易网,中国和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贸易,美国阻止不了
即使中美直接贸易大幅下降,但仍旧会大量通过第三方管道进行贸易,美国没有管控所有贸易通道的能力,因为这本身很难,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全球总共就大约200来个国家地区,竟然有150多个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也就是说别人和中国的贸易往来规模才是最大的,那别人有什么动机为了美国利益而一起对付中国,大量损失自己的利益呢?
更何况,美国的这种企图还会面临中国的阻止。
3:不只是2018-2024年的中美贸易战,而是整个人类历史都证明了拥有强大的制造业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要制造业回归美国,那就需要做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
比如完善的基础设施,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和相关人才,
要有充足的资本投入而且很多情况下是不计回报的持续投入,
还要有完整的产业链聚集等等。
就拿人才来说吧,搞制造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现在全球很多制造业最顶尖最庞大的人才群体就在中国,比如高铁,无人机,5G,新能源汽车,光伏,造船等等。
想一下中国当年搞工业化的时候,前三十年是大量的从海外挖了几千名一流华人人才回国,像钱学森就是从美国回来的,再比如强五之父陆孝彭就是1949年从英国回来的,同时向苏联学习,从苏联引进几千名技术专家转移技术。
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大量派遣留学生到欧美日留学学习先进技术,同时极力欢迎外企带着技术来投资,用我们的市场换取西方先进技术,也极力的邀请西方科学家来华交流和工作等。
而美国现在你看,有像中国当年那样做吗?
有向中国大量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科技吗?有大量挖角中国顶尖制造业人才吗?老实说如果美国人用加州大house + 美国绿卡+ 高薪 +不用996的诱惑来挖中国军工,无人机,通信设备,高铁,造船等领域的工程师和优秀技工,我觉得会有不少人想去。
美国不仅不像中国当年这么做,甚至还去怀疑迫害美国高校里面的华人教授,导致这几年发生了华人顶尖科学家回国潮,我这里就不举例子了。
这种事情,就好比是中国大量迫害怀疑在华工作的外国技术人员,外国教授,用各种调查逼迫他们回国,这显然不利于本国发展。
再比如要产业链聚集,
大量产业中国最大最完整,就比如一个烟花产业,中国的产量就占了全球差不多90%,高铁列车产量,造船产量等等也占了世界一大半,你想搞完整的产业链,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中国招商引资让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让美国的产业链更完整。你想一下,当年中国为了工业化,是不是在各行各业引进外资搞合资学习各种管理和技术?
而美国现在还极力对中国投资施加各种限制。
再比如制造业尤其是高度复杂的制造业,投资回报周期可能会很长,
比如民航客机C919是2007年2月立项的,首次交付航司是到2022年12月了,长达近16年,这就是中国首次拥有喷气式民航大飞机的时间跨度,因此美国如果要在各行各业重新建立制造能力,也需要国家政策长期扶持有连续性。
而现在没有看到美国有这方面的完整的,获得两党支持的长远规划。
总之你如果把2025年5月的美国,和去年,前年的美国比较,你不会觉得它在再工业化的几个基础方面有什么可喜的变化,如果连基础都没有变化,整个大厦怎么又会很快建成呢?
往期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