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当然不可能相信!别看美国两党平时在美国国内吵的很厉害,可一旦牵涉到国际事务,美国两党立马就又展现出合作气象了。

最典型的就是拜登团队和特朗普团队的一唱一和!拜登团队此前给乌克兰进行了大笔援助,完全没有提及过要乌克兰偿还一说,现在特朗普团队一上台,立马要求乌克兰对美国此前的援助进行偿还。

据央视新闻报道,乌克兰当地时间5月1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根据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达成的协议,她与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共同签署了《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即此前各界所称的“美乌矿产协议”。

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表面上维持了乌克兰对资源的法理主权,实则通过制度设计构建了美国对战略资源的实质性控制。协议规定新许可证收入的50%注入基金,而美国通过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的技术标准制定权,实质上掌握了资源开发的话语体系。

乌克兰若想获取美国的技术转让,必须接受DFC的ESG标准审查,这将导致70%本土矿企因环保指标不合格被淘汰。更危险的是,协议允许基金投资"相关基础设施",美国资本可通过控股物流公司控制资源运输命脉,正如2014年美国通过铁路公司控制阿富汗铜矿出口的模式。

也就是说,这种控制远超传统殖民模式。乌克兰的稀土、锂矿、钛金属等战略资源,正通过基金运作成为美国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产业的“生命线”。



在顿巴斯前线,俄军用三年时间将战争成本转化为实在的领土收益。截至2025年5月,俄罗斯实际控制乌克兰约20%领土,包括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地。这些地区不仅是工业重镇,更蕴含着乌克兰30%的煤炭储量、25%的铁矿石产量。

俄计划在2030年前将敖德萨港纳入"黑海资源走廊",通过控制乌克兰80%的黑海岸线,建立从矿产开采到港口出口的全链条垄断。这种地缘经济布局,使得军事占领转化为持久的经济汲取能力。

也就是说,在这场俄乌冲突中,赢家已经出现了两个,那就是美国和俄罗斯。而输家则毫无疑问是欧盟和乌克兰。



这场俄乌冲突的战场,大多集中在乌克兰境内。战争已造成乌克兰不可逆的创伤:人口从4300万锐减至2800万,其中620万难民成为欧洲廉价劳动力;20%领土的丧失不仅意味着战略纵深的消失,更导致40%金属矿藏和65%稀土资源落入俄手。

泽连斯基政府正面临残酷的生存选择题。在军事层面,乌军每日伤亡超千人,总伤亡数已突破50万大关,适龄男性征兵率达15%。更致命的是装备损耗:开战以来损失战机662架、无人机5.4万架、火炮2.4万门,西方军援难以填补这个黑洞。加上美国早就断了对乌克兰的援助,如今矿产资源又被美国拿走了。说句实话,乌克兰已经没有了战争资源,后续将持续乏力。

当前最尴尬的就是欧盟了,欧盟27国累计提供的806亿欧元援助,正在遭遇地缘回报率暴跌的尴尬。乌克兰电力市场整合计划被美乌协议架空,德国西门子与法国电力集团(EDF)在乌能源改造项目,因美国要求采用通用电气技术而陷入停滞。更令布鲁塞尔焦虑的是,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中规划的乌克兰锂矿供应链,现因美乌基金优先采购美国雅保公司(Albemarle)而被打乱。

欧盟内部评估报告承认,对乌援助已陷入"沉没成本困境":继续输血可能强化美国对乌控制,停止援助则前期投入血本无归。法国《世界报》评论:“欧盟正在为乌克兰战争支付双重账单:用真金白银支持战争,却让美国收获战略红利。”

别看美国成为这场俄乌冲突的赢家之一!由于美国自私自利,全然不顾欧洲的利益!如今的欧洲彻底清醒了,那就是要在未来全方位的让欧洲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