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吴红萍喜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从居民区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小巷总理”吴红萍。

聚焦居民满意度

以实干赢得信任

“我们小区马上要改造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吗?”记者见到吴红萍时,她刚从北京领奖回来,来不及休整,便马不停蹄在小区里听取社区居民关于小区改造的意见与建议。


吴红萍(左二)与居民在一起

吴红萍说,小区上一次综合改造还是十年前,那时候她刚来社区工作。2013年,39岁的吴红萍来到虹旭居民区工作,面对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小区综合改造,有居民提出想要改造小区主干道,也有居民提出想要改造小区公共设施,还有居民提出想要改造小区停车库……正所谓“百人百条心,千人千个样”,可经费却非常有限。

虹旭居民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近40年风风雨雨,小区房屋结构老化、屋顶渗水、道路狭窄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吴红萍召开居民代表大会

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在小区综合改造启动之前,吴红萍在小区内开展了“我为社区献一计的金点子”活动,召开了五场居民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共收到200多条“金点子”。怀揣着这200多条“金点子”,她挨家挨户面对面地去探讨“金点子”的可操作性。

最终,更换屋顶、内外墙粉刷等项目纳入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弱电入地”项目还成为了市级试点项目。

虽然“弱电入地”项目可以让小区内密密麻麻的电缆集中收纳,小区美观度提高了,安全隐患也减少了,但是,实施起来却难度不小。

“这个项目主要是放在周六、周日下午一点至三点,主要是尽量降低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吴红萍说,为了这个施工时间,她多次与电力、电信等部门协调。

此外,吴红萍还在小区综合改造施工期间,组建了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居民、社区民警组成的“五位一体”小区综合改造工作小组,创新提出“透明工作法”,即涉及大修事宜,无论大小,由“五位一体”共同商议后做决策,“五位一体”会议解决不了的,则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居民代表还不能达成共识的,那就交由全体居民征询意见。


吴红萍与居民们在一起

“五位一体”的“工作透明法”让这次小区综合改造顺利完工。“因为这次改造,原先冷言冷语的居民变得热情了,走在路上会跟我打招呼,有些甚至还主动报名,成为了小区里的志愿者。”吴红萍说,这次改造也让她赢得了居民的信任。

聚焦居民幸福感

以创新绘就美景

2019年11月,全市首个生境花园在虹旭居民区诞生。这背后,同样倾注了吴红萍的心血。


生境花园1.0版

“生境花园的前身是一处违法建筑,整治拆除后形成一片约400平方米的三角形空地。”吴红萍介绍说,“一边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非常有限,一边是这么大一块地荒废着,我觉得必须改变现状。”

吴红萍邀请居民代表参与设计,与专业团队设计出了生境花园的布局。在空间布局上以尊重自然、生境改善为基本原则,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动物栖息空间的影响,同时又满足居民日常休闲、亲近自然的场所体验。

经过一年多的改造,生境花园1.0版正式建成。“我们闲暇时,喜欢带着小朋友来生境花园兜兜转转,看看小松鼠,看看小蝌蚪,感觉跟大自然更亲近了。”不少居民提起生境花园都会竖起大拇指。


吴红萍与居民在生境花园

与此同时,吴红萍又有了新的想法。小区西邻中环快速路,与中环快速路只隔了一条四五米宽的弄堂。不过,这条弄堂原先是一块闲置用地,存在车辆乱停放、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经常被居民投诉。

“与其一直被居民投诉,不如利用起来,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吴红萍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协调,解决了关于场地的一系列矛盾后,居委会便开始着手规划改造工作,并为这个地方取名为“虹旭乐邻坊·中环无忧谷”。


虹旭乐邻坊·中环无忧谷

原本灰暗单调的隔音板摇身一变,成为了色彩缤纷的“艺术墙”,一幅幅鲜艳生动的墙绘作品让这个地方成为了居民们拍照打卡的“网红地”。紧挨着“艺术墙”的是一条长达350米的智慧健身步道,而在健身步道的尽头则是生境花园2.0版,面积从400平方米扩展至2500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小动物喜欢来这里嬉戏,越来越多的居民也愿意来这里休憩、交流以及疗愈身心。


生境花园2.0版

“‘虹旭乐邻坊·中环无忧谷’里还有宝宝屋、社区咖啡馆、为老助餐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召开居民意见征询会、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方式,最终确定的项目。”吴红萍说,小区各项事务从方案研讨到落地后的维护和管理都有大量社区居民和志愿者的参与,这也是居民们幸福感提升的核心。

聚焦居民获得感

以真情温暖民心

吴红萍除了是“小巷总理”外,她还是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有了“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后,她有了更多的想法。

吴红萍发现,在配药问题上,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在操作中还有可完善的地方。“现在每个街道都有四五个卫生站点,每个站点能服务六七个居民区。但居民区有远有近,对住得远的、高龄的、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还是不够方便。”吴红萍说,大多数老人都需要常年配药,但卫生站点开放的时间和频次有限,每次到了开放时间,老人都要去排队拿药。

于是,吴红萍在2024年上海两会上建议:医院能否把配好的药统一配送到居民区,老人下楼顺便就能拿回去?对于行动不便的长者,可以组织志愿者送药上门,让老人不要再为配药而发愁。

吴红萍还发现,仙霞新村街道西片区多个居民区的居民有“看病难”的窘境。原来,居民区周边唯一一条公交线1217路没在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停靠点,老人就医单程要多走半个小时。


“我能做点什么?”吴红萍的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后,2024年4月,她就将这一问题填写到了《市、区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反馈表》中。“我提出让公交公司在虹古路北虹路和水城路仙霞路当中,靠近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个地方增设一个停靠点。”吴红萍通过走访发现,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面就是公交700路现成的一个停靠点,增加一个停靠点应该不是很难。


吴红萍收到的回复

半个月后,吴红萍收到了一则来自长宁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的答复:1217路公交车将在公交700路芙蓉江路终点站增设停靠点。

“我们现在看病方便多了,小区门口有公交停靠点,社区医院门口也有公交停靠点,太方便了,真的是要谢谢吴书记。”居住在仙霞新村街道西片区的居民激动地说道。

“我觉得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面对居民的赞誉,吴红萍显得很平静。


吴红萍喜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在社区工作的12年时间里,吴红萍的故事还有很多,她获得的荣誉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些荣誉都是我不断向前的动力。”吴红萍说,“社区阵地虽小,但能施展的舞台却很大,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了办妥了,老百姓才会真正认可你,这比任何荣誉都更有分量。”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李婷婷

摄影:杜永超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