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17:28 | 来源:中国网
在华夏大地16.2万公里的铁路线上,一列列“钢铁巨龙”驰而不息。在钢轨延伸的方向,总有一抹抹忙碌的身影;在汽笛长鸣的时刻,总有一双双专注的眼神。无数铁路职工保持政治本色、勇于担当作为、提升素质能力、发扬奉献精神,始终坚守岗位,用汗水浇灌梦想,以行动诠释责任,用平凡铸就伟大,在新时代新征程书写着属于劳动者的壮美诗篇。
永葆政治本色,在忠诚担当里筑牢信仰之基。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从“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使命,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从革命年代的“红色交通线”到新时代的“八纵八横”高铁网,铁路职工始终把对党忠诚融入血脉、践于行动。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面对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共产党员突击队高举“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旗帜,用生命丈量天路;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保障民生需求的关键时刻,铁路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铁路人打通“最后一公里”,助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新时代铁路职工将忠诚镌刻在飞驰的列车上,让信仰的力量在万里铁道线上生生不息,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钢铁卫士”。
勇立时代潮头,在奋斗实践中书写建功答卷。当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划破长空,当中欧班列鸣响穿越亚欧大陆的汽笛,中国铁路人正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川藏铁路建设现场,数千名建设者攻克冻土施工、生态保护等世界性难题,用“海拔高斗志更高”的豪情打通天堑;在智能京张高铁建设中,青年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让百年京张焕发新生。从传统工务段到数字化调度中心,从手工检票到“刷脸进站”,铁路职工以“敢为人先”的锐气突破技术壁垒,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磨每个细节。这种奋斗姿态,正是中国铁路从“跟跑”到“领跑”的密钥,也是新时代劳动者最美的精神标识。
锤炼过硬本领,在创新突破中激活发展动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铁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铁路职工以“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为目标,在变革浪潮中勇立潮头。在郑州北站,“技术站作业达标评价系统”的研发和使用,将解编效率提升33.3%;在广州动车段,“高铁工匠”研发出受电弓碳滑板检测装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从“师带徒”的技艺传承到“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集群攻关,从传统经验判断到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铁路系统正构建起立体化的人才成长体系。当5G+工业互联网赋能铁路建设,当“智慧车站”“数字检修”成为现实场景,铁路职工以“苟日新,日日新”的追求,将创新基因注入每个作业环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厚植为民情怀,在无私奉献中彰显大爱境界。从“铁路老爷爷”的暖心服务到“共青团号”列车的爱心接力,从春运“暖手工程”到重点旅客“一站式”服务,铁路人用真情架起连心桥。无论是在繁忙的春运、暑运期间,还是在日常的运输生产中,铁路职工都默默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这种奉献精神,体现在检车锤下的严谨细致,凝结在售票窗口的微笑服务,更升华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境界。从“复兴号”动车组领跑世界,到智能调度系统提升运输效率;从北斗导航技术应用于铁路巡检,到绿色施工工艺减少生态影响,铁路行业的每一次跨越都凝聚着劳动者的创新火花。新时代的铁路劳动精神,不仅需要汗水与坚守,更呼唤智慧与创新。当代铁路职工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将个人梦想融入交通强国建设的壮阔征程,用接续奋斗书写时代华章。
劳动创造历史,奋斗成就未来。万里铁道线上,铁路人用坚守诠释忠诚,以奋斗定义价值,靠创新赢得未来,将奉献化作永恒。让我们向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致敬,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华美乐章。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红红 宋哿)
【责任编辑: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