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松月楼在上海城隍庙西园凝晖阁创办,作为上海现存最古老的素菜馆,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常年净素,荤不入店”是松月楼始终坚守的原则,凭借选料上乘、价格亲民、服务周到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那一碗劲道鲜美的素面,那一口爆香的净素菜包,早已深深烙印在上海市民的心中,成为难以磨灭的文化符号。4月30日,历经一个多月闭店装修的松月楼豫园店,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回归。熟悉的味道与焕然一新的场景,吸引了众多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







走进新店,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东方生活美学气息,简约大气的装修风格,让人眼前一亮。门口的吧台位与新设的包子景观,迅速成为新晋打卡点,引得中外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沿街外卖区域增设的非遗展示窗口,将净素菜包的制作过程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家眼前,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可见。“从包子的下剂、擀皮、挑馅到包捏,特别是22个褶的工艺,都体现出松月楼的匠人精神,让顾客感受百年手艺的温度。我们把这些工艺展现给大家看,也是为了传承这个文化。”松月楼营运区域管理刘红奎在采访中这样说道。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展示,更是对百年文化的深情守护与传承。


堂内也有贴心的改变,桌子上新设的二维码,让打包变得轻松便捷,再也不用在店内店外来回奔波。新空间通过空间扩容、风格融合、功能分区及科技赋能,摇身一变,成为了集购物、体验、社交于一体的文化地标,既延续着老字号的深厚底蕴,又完美契合现代消费需求。


店内,不同的食客讲述着他们与松月楼的故事。一位来自俄罗斯的游客分享道:“我以前在中国待过三年,我是十几年的素食主义者,每次都会查百度地图找素食店,松月楼的味道挺好,又健康又清淡,吃完胃里很舒服,我很喜欢。”松月楼的素食魅力,跨越国界,征服了远方来客的味蕾。



得知老店新开,不少市民早早赶来排队,只为品尝那记忆中的味道。82岁陈老伯感慨道:“我是从浦东北蔡过来的,从5岁一直吃到现在。以前是个小店,现在变大了,但味道没有变。”这份跨越岁月的坚持,是松月楼与食客之间最温暖的羁绊。还有一位卢先生笑着说:“因为要节假日了,孩子喜欢吃,就给他多买一点,过两天出去旅游,路上也可以带着吃。之前是父母买给我们吃,现在自己的孩子也在吃,这种感觉很奇妙,既是作为父亲的满足,又能回想起儿时的美好。”松月楼的美食,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爱与温暖。




当然,除了那些经典的味道,新店还带来了不少新花样。为满足周边老食客的需求,店里推出了头汤面;春味限定的青麦荠菜包,更是给食客的味蕾带来全新体验,让大家在品尝传统的同时,也能感受创新的魅力。此次豫园店老店新开,是松月楼对百年传承的坚定坚守,也是面向未来的勇敢探索。在这里,非遗技艺与现代创意相互交织,经典美味与春日新味共同奏响美食乐章,继续书写着属于上海人的素食故事。

记者 / 盛寅敏

编辑 / 宗哲麟

图片 / 盛寅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