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心的老板去年一分钱没给,害得儿子白受了一年的累,儿子想去告,怕拿不起起诉费,又怕老板彻底翻脸不认人。”宁奶奶怎么也想不明白,难道老实人就该受人欺负吗?全家人都指着儿子这点辛苦钱生活,如今竹篮打水一场空,让整个家庭都陷入了困境,宁奶奶委屈的眼神让人心疼,仿佛深说一点眼泪就能掉下来。
宁奶奶的家住在云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沟,因为这里的男人成年后大多没有媳妇儿,外面的人习惯叫这里光棍村。几年前宁奶奶满脸自豪,因为儿子不仅娶上了老婆,还生下一对漂亮的孙女,宁奶奶觉得脸上有光,给两个孙女起了个小名叫欣欣和荣荣。
宁奶奶的好日子没过多久,足以改变整个家的变故还是发生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从父母怀里的宝贝,变成了没妈的两棵小草,欣欣和荣荣是整个家庭里最大的受害者。那时姐妹俩已经三岁,虽然还不太记事,但小姐俩的脑子里始终有妈妈的影子。图为欣欣姐
妈妈走后家里的日子变得更加紧张,欣欣爸没有什么文化,多年的胆囊病让整个人消瘦得不成样子,仿佛一阵大风就能把人吹倒,只有工地的零碎小活愿意接受他。“这几年全靠着儿子,他身体不好,大力使不了,一年也赚不到几个钱。但儿子是个有担当的人,每年都会给我们娘仨想法留一万块钱,这一万够我和孙女一年的开支了,可是从去年开始,儿子打了一年工,一分钱没拿回来,老板跑了,到现在也找不见人影,儿子回来时连路费都是借的。”图为妹妹荣荣。
宁奶奶一家都是老实的庄稼人,全家都指着打工来生活,可去年除了宁奶奶从地里掰回来的玉米棒棒,全家人没有其他任何收入,这对于宁奶奶一家无疑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大人苦点不怕,我们这代人从小就吃苦,主要是欣欣和荣荣跟着也受苦了。”虽然学校给免掉了大部分费用,但是姐妹俩的其他需求宁奶奶没一样能满足的了。两个娃娃的花销远超一般人家,尤其是两姐妹是一对双胞胎,每一样东西宁奶奶都要准备两份。宁奶奶不忍心让偏心任何一个,因为家里条件差,宁奶奶有的东西能不买就不买,必须买的,宁奶奶咬着牙也要给两个孙女一人一套。图为姐妹俩和宁奶奶。
“奶奶,妈妈为什么要走,就算她不喜欢爸爸,但是她为什么要丢下我们啊?”姐妹俩的对妈妈的依赖简单又纯真,每天睡觉前都让奶奶讲妈妈讲过的睡前故事。“奶奶,妈妈给我讲过小虎还乡的故事,一个漂亮的小虎崽走丢了,它被弄到了马戏团后一直吃不饱,可怜的小虎就一直想回家找妈妈,欣欣也想妈妈,可是我们到哪里找她去啊。”宁奶奶被欣欣的话浸湿了眼眶,祖孙三人依偎在一起抱头大哭。
“妹妹,今年过年我们俩不要新衣服了,咱们省点钱留着给奶奶买止疼片吃,要是咱俩存得多,还能给爸爸买一条腰带。”从小就知道省钱的姐妹从来没有铺张浪费过,哪怕是平日里的寡淡的饭菜,姐妹俩都会把碗里的米吃得一干二净,每次吃完两个人一个收拾桌子,另一个自觉地去刷洗碗筷。图为欣欣姐妹俩依偎在一起。
手心手背都是肉,姐妹俩越懂事,宁奶奶就感觉越亏欠娃娃。宁奶奶心里憋屈,为什么大人的过错要让孩子承担,俩孙女先是丢了妈妈,如今更是过不上一天好日子。不过宁奶奶也有开心的时候,虽然日子过得苦,可宁奶奶有两个小棉袄左拥右抱,有时候宁奶奶自己想想心里也美滋滋的。
“只要有人日子就有盼头,我这俩孙女虽然没买过什么课外书,但学习都很好,学校的事一点也不让我操心”,姐妹俩的开销虽然大,但奖状也比别人多拿一张,这是困境生活里唯一的一点甜头,每次得奖回来,宁奶奶就会给姐妹俩加上几片腊肉当作奖励。图为姐妹俩准备生火。
欣欣爸找不到活计,体格不济的他只有保安的活才愿意有人要。现在欣欣爸正在镇上当保安,除了管吃住,还有一天60块的辛苦费。宁奶奶只能在院子里种了点菜,想着成熟了卖钱,除此之外家里还有一亩地,等到秋收还有一千多的收成,除了这些宁奶奶现在没有半点收入。一袋大米120块,宁奶奶不是每顿饭都舍得下本,有些时候祖孙三人就吃点苞谷粥,省下来的钱供姐妹俩买其他东西。
“今年是真难,盼着明年还有希望”。宁奶奶是个仁义刚强的人,可就是这短暂的困境,却足以难倒一个有两个姐妹的家庭。姐妹俩正在长身体,各种杂费每天都在支出,宁奶奶拿不出来,只能在吃食上抠门下功夫,这无疑是一场恶性循环,让祖孙三人都陷入了困境的泥潭。图为欣欣姐妹。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