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8日,日军攻陷山西太原,日军开始对这座城市进行了长达八年的统治。日军在太原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其中慰安妇制度是日军罪行中的一项,慰安妇制度严重侵害了受害者的尊严和身体,因此其罪行也最令人发指。通过对日军109师团档案的考证,可以从中窥探日军在山西太原的慰安妇制度及其残酷。
日军侵入山西
2020年初,日军109师团卫生队档案的部分原始文件在山西太原被发现,这批珍贵档案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征集收藏。这些原始档案共有26件,记载的全都是日军109师团在山西太原的相关事情。其中的《卫生巡查参考文献汇编》《一号作战期间必要文件汇编》《阵中日志》《疾病统计观察》等文件都记录了日军的慰安妇制度,以及受害者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
日军于11月8日攻陷太原,侵占太原后日军实施了各种暴行,尤其是对妇女的暴行最为残忍。当时的《大公报》报道:“太原自十一月八日沦陷后,全市二十万商民大部移出,未能逃走之妇女,在四十岁以下者皆被害,因之跳崖投井服毒者甚多,其惨无人道,人神共愤。”翌年1月28日,从山西前线返回湖北武汉的美国女记者、作家史沫特莱提及了日军对妇女的暴行:“敌军入据太原城后,即勒索妇女三千名,以供其取乐。”
1939年《救亡日报》一篇名为《太原附近敌侵占剪影——敌人暴行种种(下)》中写道:日军为了勒索妇女,采取了极端的手段,规定各村定期向日军交出一名或者数名妇女,若不交出者同村村民皆有被杀的危险。而送出去被日军收留的女子,能够归来者甚少。日本战犯西定二战后的笔供中写道:“1942年10月上旬,在山西省阳曲县石岭关据守时,前田兵长以下三名日军从当地抓来妇女四名,关押在石岭关的民房中长达四天。”
日军关押慰安妇的窑洞
日军在太原的暴行,导致疾病在军中蔓延,严重影响了日军的战斗力,这成为困扰日军高层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军在太原开始建立慰安妇制度。
据日军109师团的档案资料《山形县知事陈报有关招募华北派遣军慰安酌妇之件》记载:“此次为慰问华北派遣军之将士,而决定从全国招募两千五百名酌妇,请代为招募五百名,该酌妇年龄在十六岁至三十岁之间。”当时《申报》的记载也佐证了此事:“日军入城后不久,即运来大批日鲜妇女,及大同张家口晋北等地掳掠之女子,遍设妓馆于察院后,中和市场豆芽巷,分等列级,专供军官之娱乐。”
日军109师团卫生队的另一份名为《卫生巡查及参考文献汇编》的文件中,也清楚地记载了日军慰安妇的情况。这份文件中有2张《定期检查成绩表》,这些检查表记录了慰安妇患病的情况,虽然表格中没有出现“慰安妇”的字眼,但是表格的内容可以判定就是慰安妇。因为慰安妇的名字都有特殊性,比如大丸、市丸、寸代子、花子等,通过体检表一眼就能看出慰安妇的特征。
慰安妇
日本籍和朝鲜慰安妇的人数是有限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日军的需求。日军不得不从太原周边,以及偏远的乡村去强征慰安妇来充斥到慰安所里。据1938年1月15日的《新中华报》记载:“日军在太原城内,经常下乡搜查青年妇女,共捉获有百余名,公开的成立娼舍供给日军娱乐。”
在慰安所的选址上,日军经常强征民房做慰安所。当时太原城内有一个叫郭可阶的大儒,有一座宏伟的藏书楼叫“渊照楼”,日军强行占来做慰安所,改名为“富贵楼”。郭可阶大儒珍藏的大量古书,已经不知被日军丢到何处去了。
日军还开辟民房做俱乐部,俱乐部实际上也是慰安所的别称。据日本战犯西定二供称:当时太原城内有一个“星星俱乐部”,里面有慰安妇两名,一个19岁,另一个17岁,这两个慰安妇是被日军关在这儿的,她们被囚禁在俱乐部里不准出门。
慰安妇
慰安妇的价格有统一的规定,据日军独立混成旅第四旅团独立步兵第十三联队第二中队的士兵近藤一回忆:在太原的慰安所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日本慰安所,一种是朝鲜慰安所,一种是中国慰安所。日本慰安所主要为高级军官服务,其余两类慰安所主要是为下级军官和士兵服务,“慰安”一次的价格约为1日元20钱。
在慰安所的管理上,日军也是非常严苛的。据109师团卫生队的档案记载:日军每隔5天就要对“慰安妇”进行身体检查,以确保慰安妇是否患病,患病的慰安妇将被详细登记,并且进行相应的治疗。太原的慰安所由日军特务机关管理,处于相当隐秘的位置。为了隐藏慰安所的性质,日军特务机关长谷荻那华雄下令将慰安所设在寿司店、料理店里,并严格规定进入料理店的时间。
按照谷狄的规定:士兵和军属进入料理店的时间不得晚于下午六点,下士官可以延长到晚上八点,将校及准将官可以到晚上十二点。同时要严格规定,必须按照军医的要求进入慰安所,否则就当作违反军纪处理。日军109师团卫生队的档案《料理店(花柳病预防)心得》,很清楚地记载这些内容。
检查慰安妇身体
尽管日军进行了严格管理,但依然出现了疾病传染的情况。为此,日军特务机关对料理店进行了处罚。1938年9月26日,日军109师团卫生队的《兵团卫生巡查官报告》中称:“对预防花柳病不力的日料店进行了处罚,包括富贵楼、由良之助、政之家三家最差的日料店,这三家要求停业整顿三到五天。”
日本战败投降后,一支名为“保安第六大队”的日军部队被保留了下来,这支部队在太原城内依然公开设立慰安所。太原解放之后,城内的慰安所才得到有效的治理。日军在太原设立的慰安所,这才退出历史的舞台。
墙壁上的慰安妇新规
通过考证日军109师团卫生队留下的26份档案原件,可以窥探到太原沦陷后日军慰安妇制度的全貌。日军在太原的慰安妇制度残忍而野蛮,这是日军暴行的一个铁证,这是永远不能掩盖的历史真相。
注:本文所有参考文献均来自档案,相关信息资料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