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未至,流量先行。各大平台上,没有硝烟的文旅“营销之战”再度打响。
端大菜、亮大招,甚至地方主政者、文旅局一把手亲自下场代言家乡。
此时,城市的“能见度”成为最可贵的资源。都想拼一个“爆火”,拼一个“出圈”。
但在“突围”“出圈”的谋划中,兴起了一种全新的“打法”——化“抢”为“享”。从单打独斗,升级为资源共济;从一己突围,进阶为流量“共享”。
眼下,不少热门旅游城市先知先觉,开始强强联手。“五一”在即,有城市策划的“梦幻携手”已经呈现“出圈”之势。
不同城市的跨地域文旅协同,纵然有着不同实践,却殊途同归,走上了化竞为合,强强联手的新路。
01
“五一”促消费
各地强势“出招”
这个“五一”,单就文旅产品的花样供给层面来说,各地均可谓竭尽全力。
↑图源文旅通州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京彩五一·乐享好时光”为主题,统筹全市文旅资源,推出1900余场活动,陪伴广大市民、游客共享美好假日。
黑龙江省策划推出五大主题12条精品线路、100余场演出,打造“春日好景巡游”精品线路。
四川作为旅游大省,推出730余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更宣布发放6800余万元文旅专项消费券。
四川端上桌的文旅大菜,显然也是精心“烹制”过的。文旅资源的“原材料”优势,叠加了时下最火、最有味儿的“佐料”——
“哪吒”热度不减,四川就推出一批国风国潮新产品、新线路;本土原创歌曲《玉盘》春晚走红,四川就推出一批民谣山水游新产品;《白色橄榄树》《小小的我》《熊猫计划》《家里家外》等在川取景的影视剧热播,四川就策划一大批影视打卡主题线路……前几日四川文旅发布的“洗脑神曲”《折耳根之歌》,也只能算是开胃前菜了。
↑图源成都发布
优质的内容,永远是旅游的灵魂和生命线。不可否认的是,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正从“大而全”“多而浅”,向沉浸式、个性化转变,情绪价值的意义远超景点本身。
此时,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文旅与百业融合,能产生不一样的体验。同时,城市与城市间的跨地域融合,也不失为一个巧妙的策略。当不同城市间挖掘出共同的文化特质,以城市CP组合的姿态共同与游客产生链接,可以想象,一定会有新的火花。
成都等8个城市更是放了大招,格局打开,8城携手。成都、重庆、深圳、广州、武汉、南京、西安、青岛,这8座城市各有共性,“CP”各有亮点。
左右滑动查看
这里面的“门道”不再是“拉人头”“抢流量”,而是以“城与城”的真诚携手,拥抱“人与人”的情感链接。
02
城市“组CP”
会成为流量新密码吗?
组“CP”,演艺圈中公认的收获流量的不二法则,会适用于文旅圈吗?
以此次的“8城携手”为例,8座热门旅游城市跨越地域,携手“成团”,新鲜感扑面而来。单看留言区,挤满了“磕糖”大军。
参与协同的8个城市,一个赛一个的热度高。当然,热度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里面的每一座城市,都具备天然的“文化共性”。换句话说,天然具备“CP体质”——
成都+深圳,主打“买买买”的两座万亿消费之城;
成都+广州,339撞上小蛮腰,两座赛事名城;
成都+武汉,一个是去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另一个是“2025年世界花园大会”的举办地;
成都+南京,跨越两千公里的两座千年古都;
成都+西安,两座“博物馆之城”;
成都+青岛,一边观山一边听潮,被取名“山海CP”;
成都+重庆,不用说,更是大名鼎鼎的成渝“双子星”。
一城之力或许难以掀起太大声浪,但CP“成团”后,文化链接所带来的情感共鸣,一下子就升腾了。1永远是1,但“1+1”,却可以生出很多答案。
成都与7座城市在这一波的文旅协同中,一边挖掘共同的文化特质,一边挖掘CP间的“隐藏”玩法,比如成都-西安的博物馆之旅,比如成都-南京跨城刷演唱会等,开辟了一条以联动拉动文旅消费的新路径,也为旅游消费者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陶轲 摄
那么城市“组CP”,会成为流量新密码吗?
其实联动的本质,远不止追逐流量。而是用资源互享、创新互动的协同方式,以情感共鸣、柔性姿态、创新玩法拥抱游客的需求。
这种策略下的城市传播的成果不仅体现在流量的变现和金钱价值上,更在于情感链接和文化传承;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独特性和识别度,还能增强居民和游客的情感链接。
当文旅回归情感需求、文化需求的内涵本质,无需刻意,依旧有人用脚投票。
03
要“出圈”,更要“共赢”
近年来,全国各地对文旅产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这个“五一”,各地发力尤为明显,其实也释放出重要信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会议还强调了另一个关键信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图源新华社
二季度是全年经济运行的重要窗口期。全力冲刺二季度,促消费是重头戏。假日消费力量是消费增长的绝对主力,所以“五一”假期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高规格文旅大会在各地启幕:
湖北召开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宣布将全力开创文旅发展新局面,大力拓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江西举办文旅大会,请来知名专家支招、打call;
四川举办了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并官宣“五一”期间将发放各类文旅专项消费券6800余万元。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也在一个月前召开,提出将推动文旅产业向更大范围拓展,更深层次融合。
↑图源文旅成都
文旅业是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综合性产业。正因如此,当前的一个普遍共识是,文旅产业的深层变革,在于跳出“景点打卡”的单一模式,向全产业链要效益。
那么无论文旅与百业融合,还是文旅跨地域融合,实际上都是产业变革的探新之举、必然之举。
跨地域融合的文旅探索,未来可以不止于文旅宣传,而是让资源融合得更深,协同得更高效。这将成为推动形成文旅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一步。
记者:王垚
封面摄影:陶轲
编辑: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