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之后,印度一直在扩大印巴局势紧张程度,莫迪更是对印军高层表示印度武装部队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来应对任何军事反应的方式、目标和时间。

莫迪的这一表态,就是告诉印军可以放手去干,就是要把事情闹大,而巴基斯坦也是算出了印军可能开战的时间。

那么这次恐怖袭击事件会不会变成印巴全面战争的导火索?



莫迪表态

4月29日,莫迪在印度总理官邸召开的紧急会议中,授权印度军方对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采取强硬措施。

虽然是一次闭门会议,但它的结果却还是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毕竟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印度就表现的非常强硬。



而这次莫迪的表态,更是表现出了印度想要把事情闹得的决心,毕竟莫迪已经将决定权完全交给军方,这表态就是告诉军方可以随时随地将决定权完全交给军方。

莫迪的这一表态,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出来的,因为印度目前面临着非常复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威胁到了莫迪政府。

虽然说这些年印度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财富基本上都握在了印度少部分人手中。



而且印度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就业环境也不是太理想,再加上近几年全球经济放缓,印度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变大,民众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

老百姓日子都过不好了,自然会将问题怨到政府头上,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莫迪政府在一些地方出现了选举失利。



在这样的情势下,莫迪政府就想通过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将矛盾转移出来,并且在借此此激发印度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巩固政府的执政地位。

这样的套路并不新鲜,通过强化民族情绪和“强硬”形象的塑造,政府可以在短期内赢得民众的支持,减少对其执政不力的批评。

另外对巴基斯坦作战,也符合地区战略,因为印度一直认为自己是南亚地区的霸主,但巴基斯坦却并不认同,历史上两国就发生过多起冲突。



而且现在两国在领土上还有争执,尤其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两国有着非常明显的分歧,所以将事态扩大,完全将克什米尔地区掌握在印度手中,对于印度来说是一件好事。

所以趁着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印度就想对巴基斯坦掀起战争,而通过这场战争,不仅能够削弱巴基斯坦的力量,还能够巩固自己在南亚的主导地位,最终实现印度“大国梦”。

除此之外,近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两国战略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不仅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提升了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



印度对此感到不安,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可能威胁到印度的地区利益和安全。

因此要是找到由头对巴基斯坦开战,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巴关系的“打击”,以此打乱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进程,减缓中国在南亚的崛起步伐。

而在恐怖袭击事件后,印度民众情绪瞬间被煽动,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要求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对巴基斯坦进行严厉报复。

这种情况对于莫迪政府来说,属实是瞌睡了就有枕头送来,而且这种情况下莫迪如果无法有效回应民众的期待,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政治风险。



而这也是莫迪决定加大军事行动,放权给印军高层的原因,通过对巴基斯坦的强硬反击,既可以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也可以在国际上展现印度的“强国姿态”,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巴基斯坦严阵以待

对于莫迪的强硬表态,巴基斯坦政府在4月30日凌晨也进行了反击,表示他们已掌握可靠情报,印度计划在未来24至36小时内,以捏造的指控为借口,对巴基斯坦发动军事行动。



巴基斯坦新闻与广播部长阿陶拉·塔拉尔在社交媒体上强调,巴基斯坦已经通过多方渠道获悉了印度的军事计划,而这些行动背后毫无依据,纯粹是为了挑起冲突。

所以巴基斯坦军队已经进入高度警戒状态,随时准备进行反击,这表明巴基斯坦根本不怕印度将事情扩大,如果印度执意要开战,那巴基斯坦也会誓死捍卫国家安全。

其实从塔拉尔的声明可以看出,巴基斯坦政府对于未来局势早有应对,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巴基斯坦已经在克什米尔实控线沿线加强了军事部署,重点布置了防空系统和电子战部队。



要知道克什米尔是高原地区,大规模陆军开战根本不可能,印度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对巴方进行空袭。

而巴基斯坦布置防空系统和电子战部队,就是在时刻防备印度空军的突然袭击,电子战部队则准备在战争爆发时对印度的通信和雷达进行干扰,削弱印度的作战能力。

除了加强防空系统,巴基斯坦的军队还通过重新部署装甲师和步兵师,进一步加固了边境地区的防线。



这样的部署不仅提升了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也使得巴基斯坦在可能的冲突中占据了有利地势。

虽然对比印度,巴基斯坦的国力比较弱,但巴基斯坦的军队可一点也不弱,尤其是在与中国的军事合作中,巴基斯坦引进的SH-15型155毫米火炮,不仅具备强大的机动性和精准打击能力,而且在射程上超过了印度的同类装备。

其实印巴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前面我们也讲了,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两国冲突的核心,自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来,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也是因为这个问题,两国之间到现在爆发过三次大规模战争,可即便如此,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权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另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宗教差异也加剧了双方的对立情绪,印度作为一个印度教为主的国家,和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巴基斯坦在文化、宗教信仰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可是克什米尔有着大量穆斯林,所以对于印度的控制,这些穆斯林非常不满,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极端势力常常利用克什米尔问题,制造恐怖袭击,进一步激化了印巴之间的对立。



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主导大国,一直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巴基斯坦则试图保持地区平衡,这样下来,印度觉得巴基斯坦挡了它发展的道路,所以不断对巴基斯坦采取强硬政策,实施压力。

再加上美国近些年推行印太战略时,拉拢印度以制衡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又加强了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立场。

而巴基斯坦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伙伴,得到了中国在安全领域的支持,这更让印度赶到不满,所以印巴开战是迟早的问题,相信巴基斯坦对此心里也有数。



目前国际社会印巴局势的升温已知保持着高度关注,虽然五常中其他四国没有明显表态,但中国却早早的与巴基斯坦进行了通话,而且还在国际社会上呼吁巴基斯坦和印度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避免战争爆发。

不过印巴之间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所以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解决,随着莫迪的表态,以及巴基斯坦的保卫国家安全的决心,似乎都在预示着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信息来源: 莫迪授权军队“放手去打”,巴方:果断回击 环球时报2025-04-30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