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4 月末,日本社交媒体被一条 "不要命的中国留学生" 话题刷屏了。
一位 27 岁的中国留学生,在短短四天内两次被富士山救援队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然而他的冒险行为让日本全民震怒,纷纷呼吁将他遣返回国,这是为何?
初闯封山期:暴风雪中的 "孤胆英雄"
4 月 21 日,富士山还处于每年 11 月至次年 7 月的封山期,山梨县气象厅早早就发布了暴风雪预警:
零下 15 度低温,50 公里 / 小时的强风裹挟着鹅毛大雪,这样的天气连专业登山者都要退避三舍。
但这位留学生却背着简易登山包,独自踏上了登顶之路。
他选择的是山梨县方向的经典登山路线,这条平时需要专业向导陪同的路线,在封山期更是被积雪覆盖得难辨方向。
据事后救援记录显示,他登顶时的体感温度已达零下 20 度,随身携带的两瓶热水早就冻成冰块,唯一的导航设备 —— 手机,也因为低温自动关机。
当他终于站在 3776 米的富士山主峰时,迎接他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接踵而至的危机:
固定登山靴的冰爪不知何时脱落,剧烈的头痛和恶心感袭来,这是严重高原反应的前兆。
山梨县防灾中心接到求救电话时,已经是下午 4 点。
救援直升机驾驶员回忆:"云层低得几乎贴在山顶,强风让直升机摇晃不停,能见度不足 20 米。"
机组人员冒险悬停半小时,才通过吊篮将几乎冻僵的他救下。
更让人无语的是,这位老兄出院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我落在山顶的手机找到了吗?"
五天后再闯险:装备不齐的 "回头客"
要说第一次是胆大,第二次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4 月 26 日,也就是出院后的第五天,静冈县富士宫口登山口的监控拍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
还是那个背着普通双肩包的中国留学生,这次连专业登山靴都没穿,只穿了一双防滑运动鞋。
下午 2 点,海拔 3300 米的休息站传来消息:一名中国游客突发严重高反,瘫倒在雪地上。
附近登山者合力将他背到避难所时,发现他只带了半瓶温水和一块巧克力,连最基本的保暖睡袋都没带。
静冈县警山地救援队接到任务时,正值暴风雪来临前的窗口期,15 名队员顶着零下 10 度的低温,在齐腰深的积雪中跋涉。
"每走一步都要先用铲子探路,积雪下面全是岩石和冰缝。" 救援队长事后在采访中说。
这场救援持续了整整 7 个小时,队员们轮流抬着担架,直到凌晨 2 点 30 分才到达山脚。
当警察核对身份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不就是五天前刚被山梨县救援队救下的那个人吗?
日本社会集体破防:纳税人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两次救援迅速登上日本各大新闻头条,激起了大批日本网友的愤怒,视频底下清一色的都是"让他付钱!""滚出日本!"
在那之后,《朝日新闻》针对两次救援,算了一笔细账:
第一次直升机救援费用超过 300 万日元(约 15 万人民币),包括机组人员薪酬、燃油消耗、设备损耗;
第二次山地救援虽然没用直升机,但 15 名队员的彻夜搜救、专业设备使用,费用也超过 100 万日元。
至于为什么日本网友会如此愤怒?这都是因为救援的这些支出均来自每年的纳税,他们掏的钱!
日本财务省数据显示,2024 年富士山地区的救援费用同比上涨 40%,其中约 30% 是由违规登山者导致。
社交媒体上,# 富士山不是冒险乐园 #的话题阅读量超过 2 亿次。
有网友翻出富士山登山条例:封山期禁止任何非专业登山活动,违规者可处 50 万日元以下罚款。
"罚款?他两次救援的费用够交 6 次罚款了!" 热评第一获得 20 多万点赞。
是冒险还是漠视?
事件发酵一周后,仍有两个关键问题没有答案:他为什么执着于登顶?两次遇险是否真的只是 "经验不足"?
有登山爱好者分析,第一次丢失冰爪、第二次装备不齐,这些都不是偶然:
"专业登山者会在出发前检查装备三次以上,封山期的气象数据更是每日必看,他的行为更像是对规则的无视。"
更让人担忧的是事后态度。
据医院护工透露,第一次救援后,他多次抱怨 "救援速度太慢",对飞行员的危险操作毫无感激之意;
第二次被救下山时,甚至问警察 "能不能帮忙联系富士山景区,找回我的手机"。
这种对他人付出的漠视,正是日本社会愤怒的核心。
没有人反对追求梦想,但所有冒险都该有底线,这条底线就是不消耗公共资源、不危及他人安全。
要知道在新西兰,违规登山者会被强制收取全额救援费用;在美国,黄石公园的违规游客可能面临数千美元罚款和刑事指控;
而在日本,虽然目前没有强制收费制度,但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建立 "救援追责机制",让违规者承担相应成本。
正如一位日本网友的总结:"热爱自然没有错,但请带着敬畏和准备来,而不是带着任性和麻烦来。"
当然,这件事在日本留学圈也引发了很大反响。
一位早稻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论坛发帖:"我们总说 ' 自由探索 ',但在国外,个人行为不仅代表自己,还连着身后的国家形象。当你享受当地社会的公共服务时,就有责任遵守这里的规则。"
截至发稿,这位留学生仍未公开露面,也没有对两次救援作出任何回应。
写到这里,虽说站在国人角度,让日本人吃瘪应该开心,
但这位中国留学生的行为实在作死,拿自己生命开玩笑就算了,只是不知道丢国家的脸又该怎么说..
难道真像网友所说的“汉使出疆”,花样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