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New York Post,dailymail,The Mirror,Understanding Evolution。

菲律宾游客将4米长鳄鱼当成模型

2025年4月28日下午,29岁的菲律宾男子A某来到了位于菲律宾南部的卡布格红树林公园和湿地动物园游玩观赏。这看看,那拍拍,显得好不惬意。

当他来到爬行动物园区的时候,看到了一只巨大的鳄鱼蛰伏在水中休息。持续盯着鳄鱼看了十多分钟后,A某得出了一个我们所有人都难以理解的结论:这鳄鱼不过是个塑料雕塑罢了!



正常人就算看到雕塑,只要那个雕塑是在动物园的围栏内,百分之99.9都不会太在意的,更别说这个雕塑还放置在浑浊的水中。然而A某就是与众不同,您猜他怎么做了?他不顾围观游客的阻拦,猛地翻过铁丝围栏,趟过水,然后笑着掏出自己的智能手机,企图给“塑料模型”鳄鱼合影。

这只“塑料模型”鳄鱼叫拉莱 (Lalay) ,是一只4米长的雌性。它可能从未想过自己脱落野外环境这么久,居然能有机会狩猎这么大的猎物,当时它的心中非常的感动,为了报答A某,它决定要顺了A某的意,现在就袭击他!



拉莱向A某猛扑过来,利齿狠狠地嵌入了他的手臂。可能觉得手臂的肉感不足,拉莱转而咬住了A某的大腿,努力地在浅水中翻了几次身,显然是试图向“好心”的A某展示自己的独门绝技——死亡翻滚,我们都知道这是鳄鱼撕裂猎物的秘诀。

惊恐的游客尖叫着让他离开并早就叫来了动物园管理员,而A某也毫不意外且活该地发出了痛苦地哀嚎。



据现场游客的描述,A某在鳄鱼的围栏中待在了差不多半小时,期间动物园管理员们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最终拉莱的饲养员只能委屈一下拉莱,他用一块水泥砸在拉莱的头上,吃痛的拉莱这才松开了口,然后拉莱的饲养员进入围栏冒着生命危险将A某给抬出来。



急救人员早已就位,他们马上给A某的受伤的手臂和大腿以止血,然后紧急送往医院,在医院他缝了50多针,其实算是很幸运了。



锡亚伊市警察局警官乔尔·萨约尔加 (Joel Sajolga)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这名游客当时正在该园区观赏,他看到了这只鳄鱼后认为只是一个塑料模型。然后他决定爬过栅栏进入围栏,鳄鱼毫不意外地袭击了他。”

警方称,因为事发突然,动物园管理员压根没想到会有游客这么不怕死,没能阻止这名游客翻过围栏。



这种行为真的非常危险,主要是他自己承受危险,还让其他企图营救他的人的生命的置于危险之中,能活下来真的是走狗屎运了。

围观游客卡内特·杰表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做这么蠢的事,但我很高兴这个人还活着,鳄鱼把他放走了。他的腿没有断,但手臂和大腿受了伤。”

动物园尚未对此事发表评论。



后续的报道中,当地警方透露,这名男子有精神病史。

鳄鱼已经手下留情了

随便让人提几个他们所知的致命猎食者,前5名中肯定有鳄鱼。

鳄鱼的杀伤力非常夸张,它们的咬合力惊人,尼罗鳄约2200牛顿,咸水鳄可达3700牛顿!全力的一咬足以咬碎大型动物的骨骼;其瞬间爆发速度也很惊人,可超过20公里/小时,配合水中潜行能力,常以伏击方式突袭猎物。



近年来的鳄鱼袭击人类时间似乎有些频发,而且都发生在东南亚地区,相信你已经看过了不少的新闻了。据不完全统计,鳄鱼每年约造成超1000起袭击事件,致死率为10%-20%。

古生物学家兼人类学家杰克逊·纽叙(Jackson Njau)为了研究鳄鱼对古哺乳动物的威胁,曾细致地研究了鳄鱼的进食方式与哺乳类食肉动物的区别。



杰克逊表示,鳄鱼吃东西的时候“很乱”,它们会咬住猎物并将其淹死后,然后会将猎物肢解成“一口大小”的碎片,具体做法是:在水下翻滚猎物,剧烈摇晃尸体,并将其甩到在岩石上,在此过程中骨头会留下痕迹并断裂。这种进食行为通常需要两条或多条鳄鱼用牙齿紧紧咬住尸体,并朝相反方向扭动或翻滚。由于鳄鱼的胃很小,所以大部分尸体通常会被留下,留下的部分几乎完好无损。



杰克逊收集了鳄鱼进食后剩余的骨头,他检查和记录了骨头上留下的痕迹。虽然鳄鱼留下的许多痕迹与哺乳类食肉动物的痕迹相似,但也有一些痕迹截然不同。鳄鱼的牙齿呈尖锥形,前后两侧都有锋利的脊状物,称为脊突。这些牙齿经常留下明显的穿孔和明显的凹坑,中间有一道更深的凿痕,称为等分痕迹。



等分痕迹特别能指示鳄鱼的捕食行为,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其他捕食者或捕食过程会在骨头上留下类似的痕迹。鳄鱼有时也会留下弯曲的划痕,称为钩痕。根据他的喂养实验,杰克逊收集了一系列指向鳄鱼捕食的特征性埋藏学线索:穿孔、被划开的痕迹、钩痕、缺乏啃咬痕迹以及留下的完整骨头。



因此在古生物化石上如果发现这两种痕迹,说明极大可能是鳄鱼捕食的狩猎者。

这个研究也说明了,拉莱真的是手下留情了,A某只是缝了50多针罢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