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蛮好的人生》最新的剧情里,薜晓舟胡曼黎的贼心藏不住了,他借着李奋斗的事情,见缝插针地问起胡曼黎的择偶条件。

胡曼黎提了三点,第一要对儿子好,第二要儿子喜欢,第三要对她好、能挣钱。好巧不巧的,薜晓舟放在自己身上一对照,简直完美契合,顿时心里乐开了花。

薜晓舟春心萌动,胡曼黎却丝毫不知,这就让人有些意外了。以胡曼黎这种七窍玲珑的人精,为什么没有察觉出薜晓舟对自己有意思呢?



第一,一次搭档,终生搭档。胡曼黎找上薛晓舟搭档卖保险,出发点十分纯粹,无非是看重对方的人品和从业资格。在竞争激烈的保险行业中,合作伙伴的可靠程度至关重要。薛晓舟虽性格有些轴,行事风格和胡曼黎大相径庭,但不可否认他业务能力过关。

两人携手合作了几单业务,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到后来逐渐形成默契,磨合得相当不错。在合作过程中,他们相互学习、彼此成就,共同解决了诸多难题,业绩也逐步提升。不过,在胡曼黎心中,这仅仅是纯粹的工作伙伴关系,是一次搭档便希望能成为终生搭档的职业默契,除了姐弟之情外,她对薛晓舟别无他想。对她而言,工作和感情界限分明,工作中的合拍并不意味着感情上就会产生火花。



第二,年龄差距悬殊。年龄差距是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一道难以忽视的鸿沟。按照胡曼黎的说法,搁在古代,自己都能给晓舟当妈了。这种巨大的年龄差异,让胡曼黎在潜意识里就屏蔽了所有与薛晓舟擦出爱情火花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社会观念和自身认知的影响,对年龄差距较大的感情持有谨慎态度。

胡曼黎也不例外,她有着自己既定的生活阅历和情感模式,在她过往的人生经验里,很难将小自己许多的薛晓舟视为恋爱对象。这种心理上的预设,使得她在面对薛晓舟的种种示好时,只单纯地将其归结为弟弟对姐姐的依赖和信任,完全没有往爱情方面去想。



第三,不是我的菜。择偶标准与个人经历紧密相关,薛晓舟虽高学历、有能力,但他并非胡曼黎心仪的类型。年轻时的胡曼黎或许会因为慕强心理,对薛晓舟这样优秀的男性产生好感,就像当年她对丁致远一样。然而,经历了丁教授这个大坑以后,胡曼黎的择偶观发生了巨大转变。

丁致远的背叛让她深受伤害,也让她明白了感情中除了才华和能力,阅历相当、脾气相合同样重要。就算哪一天要找,她也更愿意找一个能够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并肩同行的伴侣,而不是一个需要自己时刻照顾、引导的弟弟。显然,在胡曼黎的考量中,薛晓舟并不符合她现在的择偶标准,所以她才会对薛晓舟的爱意毫无察觉。



薜晓舟心心念念,胡曼黎只顾傻乐。或许,连薜晓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对于胡曼黎的感觉,感动和依赖大于心动,现在的一切幻想,不过泡沫一场。

胡曼黎和薜晓舟,只能做姐弟,不适合恋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