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精简写作》
蟇田吉昭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如何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你学会了几个?你觉得哪个方法对你最有效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提升写作能力的方法你有没有试过。如果没有,不如加入练习吧!
01
训练记笔记能力
听电视新闻时,你能记下多少笔记?挑战一下吧,准备好纸、笔,记录NHK新闻。你会发现这比想象中要难,因为速度跟不上,还会被难懂的词汇卡住。
在NHK兼职时,节目导演经常邀请我共进午餐,大多是在NHK的食堂,电视里播放着新闻。 “你能记下电视里播放的新闻吗?”导演问。我打开笔记本尝试。从第一句话开始,我就因为忘记汉字而被卡住,最终没记下多少。然后轮到导演。只见他把午餐推到一边,将我的笔记本放在眼前,专心听下一条新闻。声音一响,他便开始记录。
他的笔里似乎已经装好文字,像挤蛋黄酱一样流淌出来。看着那些字,我惊讶不已,因为里面夹杂着许多符号和难以理解的图形。新闻开头的几句话和重要的单词,他都用片假名记录。
我问:“这样的笔记,你自己能看懂吗?”结果,导演看着笔记,几乎准确无误地复述了刚才的新闻内容。
在没有先进录音设备的年代,报纸记者和电视从业者的“记笔记能力”堪称一项专业技能。他还向我展示了如何记笔记而不被对方发现——用短铅笔在口袋里偷偷记。
“退田,笔记不过是你以后复述时的线索,越短越好。”导演对我说。“复述”指的是在听完或读完后,不看原文就能向他人转述,为此应该考虑怎样记笔记,才能让自己更容易回忆。
02
提升复述能力
确实,模仿他人使用的符号、箭头、缩略语并不能使自己的笔记记得更好,因为比起认真倾听内容,你可能会更关注 “哦,这里是不是该用箭头?”。
提升记笔记能力的方法只有一个——每天记录新闻并进行记忆,只要有时间,就去记下别人的话。
只有认真实践,才能找到自己的风格。有的人只写听到单词的第一个音节,有的人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布局。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你会形成并完善自己的笔记风格。
作为演讲撰稿人,记笔记的方法对我至关重要。自从NHK的导演告诉我 “复述”的重要性以来,我尝试了不同方法,至今仍在摸索。
如果非要我总结一个方法,那就是:笔记内容不是简单地写在纸上,而是通过握笔动作进行肌肉记忆。也就是说,写字时尽量加大幅度,重要的地方写得大些,需要准确的地方则慢慢写。在别人看来,这样的笔记像是虫子爬过一样密密麻麻,但对我来说,却是最适合我的复述方法。
记录新闻只是个简单的训练方法,坚持下去就会养成听完就能记住的习惯。你会瞬间分辨哪些内容重要、哪些不重要,从而提升概括能力。与此同时,你的倾听能力也会增强,还能将刚听到的内容复述给别人。
你要记住,笔记只是辅助记忆的工具。作家开高健撰写了很多出色的报告文学,他就从不记笔记,只依靠清晰的记忆写作。
所以,我建议首先集中精力听新闻,然后再以笔记辅助记忆。这个顺序不能忘。
03
培养指路能力 锤炼总结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强调,写作 “精简文章”,概括能力非常重要。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锻炼这种能力——提升“指路能力”。
你擅长为别人指路吗?如果擅长,那么你已经形成了概括所需要的思维过程。指路不需要文学修饰、感人至深的名言,更不需要幽默的结尾。指路的目的在于准确、迅速地让他人到达目的地。这和概括事物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如果脑海中形成了指路的思维导图,概括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不擅长指路的人有些特点,他们的描述就像 “连环画”,比如 “从那里右转会看到一家花店,继续向前走会看到一家便利店”。他们只是依照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景象的顺序去指路,却不明白每张图之间的联系。而且,他们的描述往往过于详细,认为 “详细说明能加深对方理解”,但听者只会因为信息过多感到困惑。
指路的方法
第一步,要为对方展示整体图。比如 “从车站到我家大约需要10分钟”。通过说明具体时间让对方掌握全局,产生安心感。
第二步,明确指出 “出发点”。比如 “请从车站西检票口出来,以此为起点,看到路对面右侧有一个蓝色招牌的便利店”。这么说可以确保对方不会弄错起点。这也是概括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明确告诉对方 “这里是起点”。
第三步,选择路标。据说警察指路时会以 “红绿灯”和“公共建筑”为路标。如果以 “道路”为路标,比如指出“在第三条路左转”,可能会忽略小路或斜坡。因此,指路时可以这么说:“请将便利店前的红绿灯视为第一个,从第一个红绿灯开始走到第三个红绿灯。如果看到路对面的邮局和一家 ‘诚屋’干洗店,就说明走对了。到达那个红绿灯时,你就已经走了全程的70%。”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提供具体路标,以 “红绿灯”和 “公共建筑”作为路标。接近目的地时,可以更加详细地加上名称、颜色、宽窄等具体信息,比如 “走过干洗店,马上右转就是一条坡道。左手边可以看到空手道训练场的红色招牌。再往前走,会看到 ‘小林诊所’的绿色招牌。走过这个招牌,白色拱形铁栅栏的房子旁边的第二栋,就是我家。”
这么指路怎么样?
1.描述整体概况。
2.确定起点。
3.用红绿灯等标志引导。
4.具体描述颜色和形状。
请你也开始这样的指路训练吧。
写文章也同样,要朝着目标前进。概括力强的表达方式,其实和指路的方式一样。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活用到许多领域—— “传授工作推进法”“如何做拿手菜”“怎样大扫除”等。
另外,不妨按照你设计的路线先走一遍,肯定能找到指路时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不断重复和改善,也是练习精简写作的方法。
04
创建专属“名言笔记”
“说出他的心里话。”(银座的妈妈)
“凡事尝试之后才有发言权。”(小椋佳)
“人是凭好恶来工作的,而非理论。”(出自夏目漱石的著作 《少爷》)
这些是我1993年1月记在笔记本上的话。我边翻阅25年前的笔记,边写下这篇文章。当时的笔记中还记录了黑泽明导演的名言、上司的批评、诗人夏尔 · 波德莱尔的诗等。
笔记上有这样一段话:“我让你策划的广告是 ‘古池旁,青蛙跃入水中的声音’。而你的作品里只有 ‘青蛙跳进古池’这个动作,并没有将声音生动描绘出来。”这是前辈严厉的批评,当时我却只感到愤怒。现在,我感受到了批评中蕴含的精准、深刻和温暖。
如何制作“名言笔记本”
我希望你也能这样做:认真记录那些对自己有影响的、富有灵魂的语句,无论是出自名人还是无名之辈,主角都是“语句”。日后翻阅这些笔记,你可以回想起当时的自己因何而着迷、而苦恼、而感动。
“用45个字拟一份企划书。”
“写一份能在电话里说清楚的企划书。”
我明白,正是25年前,前辈的这些话塑造了今天的我。
我写的这本书,并非我一个人的所思所想,而是我收集的信息、我的思考和烦恼的集大成。
为了提升写作水平,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整理那些让你感动、深受触动或受到伤害的话语。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笔记,而是一本属于自己的辞典。
选择笔记本时,要选比日常的本子更高档的、可以保存20年、30年的那种。记录的话语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本子价格越高,书写就越认真,当然也会抑制你想随便写写的冲动。
我们从随手记下的只言片语、手机里保存的话中挑选出“值得收入辞典”的词句,然后用钢笔写下来,这有点像练字。反复阅读这本笔记中的话,让其融入身体,比翻阅普通书籍或辞典更能打动你。
“哦,当时是因为犯了这样的错误才挨批评。” “遇到困难时,这句话救了我。”就这样,记忆随着翻阅复苏。
当这些话语与记忆合二为一时,就会迅速诞生属于自己的故事。当你在早会、婚礼或演讲发言中需要谈自己的经历时,都可以用到这些已经总结好的故事。
“广告的第一句话不仅要抓眼球,还要抓住观众的耳朵。”虽然早已忘记这句话具体指的是哪则广告,但前辈的话仍时时回荡在耳边。至今,我仍能从保存多年的名句笔记中学到许多。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