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尔来说,未来眼科行业的增长点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多层次的(中高端)眼科医疗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诊疗技术(近视手术、老花手术、眼病手术、干眼治疗等);爱尔目前还有很多新医院和次新医院,这些医院的收入基数低,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爱尔是一个全球发展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做更多布局,成长空间巨大。”4月29日,在爱尔眼科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陈邦如此表示。
在陈邦看来,行业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其潜在的市场规模,目前眼科医疗行业各亚专科渗透率极低、潜在规模巨大。只要需求在,公司就不担心短期的波动。宏观经济环境对眼科行业的阶段性影响,不会改变其坡长雪厚的特性。
日前,爱尔眼科已披露2024年年度财报和一季报,不难发现,公司营收在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净利润在今年一季度已呈现双位数增长。
4月24日晚间,爱尔眼科披露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209.83亿元,归母净利润35.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2%、5.87%。同时,公司持续强化股东回报,现金分红再创新高,拟派发现金红利14.87亿元,过去三年累计派息规模达36亿元,累计派息率接近四成。
2025年一季度伴随需求回暖,公司各业务表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爱尔眼科重现快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16.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25.78%。
在随后举办的2024年度业绩会说明会上,爱尔眼科管理层与投资者进行了33个互动问答,100%的答复率,这些问答揭开了爱尔眼科未来业务增长看点。
坚信长期主义“1+8+N”战略布局取得显著进展
近年来,爱尔眼科在“新十年”战略的指引下,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完善医疗网络布局,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公司行业地位和医疗服务水平加速提升。年报显示,2024年爱尔眼科实现门诊量1694.07万人次,同比增长12.14%;手术量129.47万例,同比增长9.38%。
2024年,公司在“1+8+N”战略指引下,继续稳步推进中心城市和重点省会城市的区域性眼科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各省区区域内的纵向分级连锁网络体系,同时,加快省会城市一城多院、眼科诊所横向同城分级诊疗网络建设。公司成立了长沙医学中心,以此引领集团的医教研水平全面提升。
陈邦在业绩会上表示,长沙医学中心稳步运营发展,多家“区域眼科中心”已陆续建成。长沙、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湖北、沈阳等眼科中心已运营;北京、深圳项目分别正在建设或筹备中;其他眼科中心如南宁爱尔、安徽爱尔、沈阳爱尔、贵州爱尔已建成营业;通过新建或收购进一步完善了省区的地县医疗网络布局;眼科诊所的数量持续增加。多个省区逐步形成“横向成片、纵向成网”的布局,区域内资源配置效率及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
有投资者业绩会上提出的问题可谓“犀利”,提问爱尔眼科市值多少才是合理?公司副总裁、董秘吴士君表示,受各种外部、内部因素动态影响,上市公司股价不停波动,因此表面上看,市值永远是“现在进行时”,但拉长时间,市值最终取决于公司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所以,股价短期是“哈哈镜”,长期是“称重机”。爱尔眼科奉行长期主义,合理的市值终将体现公司的价值中枢。
还有投资者提问公司高管持股的成本是多少,吴士君回复称,公司董事、高管的持股成本不是秘密,都是公开可查的,比如2022上半年多位董事、高管进行了增持,目前每股买入成本约20元。客观地看,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公司管理层坚信价值不会被长期埋没。
爱尔眼科副总裁、财务总监刘多元同样认为,风物长宜放眼量,全民眼健康的潜在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国家稳增长、稳股市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发力,以及公司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伴随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将稳步提升。
深化“数字眼科”战略 聚焦“AI+眼科”与新技术
“爱尔眼科布局人工智能已经数年了,请问现在进展如何?”对于这个提问,爱尔眼科总裁李力在业绩会上表示,2024年,公司持续深化“数字眼科”战略,加快“AI+眼科”应用布局,构建眼科新质生产力,为公司经营赋能。目前,公司相关布局均服务于主营业务,部分应用和赋能案例包括远程医疗、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AI眼科医生、眼科数字人爱科(Eyecho)、AI眼科医院等,公司将继续探索并落地人工智能赋能场景,切实提高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管理、经营等水平。
年报显示,爱尔眼科持续强化自研 AI 诊断技术,通过算法优化与模型迭代,不断提升诊断精准度与效率。2024 年,共计195 家医疗机构借助 AI 眼底筛查技术,累计为 90.2 万人次提供服务。同时,公司自研裂隙灯 AI 辅助诊断、眼睑肿物智能识别等前沿项目,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眼科诊疗,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助力其高效开展眼科疾病筛查与诊断工作。
爱尔眼科 AI 助手系列由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自主研发,借助大语言模型融合专业知识库,赋能客户服务及私域运营,助力业务高效开展,有效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本年度,AI 助手已为集团各经营条线的 7344 名员工提供精准专业知识及流程指导。
在李力看来,眼科医疗行业的发展是一场无止境的“马拉松”,未来随着时间推移,各医疗机构院龄持续增长,依靠技术、服务厚积薄发,赢得品牌和口碑的“制高点”。
爱尔眼科已先后主办“第 19 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和“第18 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两场国际盛会。其中,在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上,有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35家眼科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参加,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眼科 AI 及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患者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等多个议题深入探讨,促进了眼科多领域学术交流。公司通过建立起全球眼科医生和医学科学家的共享平台,与全球著名的眼科学与视觉科学机构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从医疗技术、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多维度推动国际前沿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和应用。
面对2025 年,陈邦认为,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爱尔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一是省会-地市-县域各级医院/诊所多业态的医疗服务网络已趋成熟,医疗技术、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二是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生态圈模式持续完善;三是纵观行业竞争格局,爱尔综合优势明显,总体处于领跑地位;四是国家“健康中国 2030”与银发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青少年近视防控需求、人口老龄化需求,各类屈光不正、干眼、白内障、糖尿 病眼病等患者眼健康需求不断扩大;五是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