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五月份,当秦岭山间的槐花悄然绽放时,李萌的网店就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

今年,他的“槐花生意”格外红火,刚进入销售季中期,订单量就已突破1万单,“这个数字远超往年7000单的峰值”。



这段时间,李萌的网店登上淘宝槐花类目TOP3,他也迎来了比往年更加忙碌的日子。他每天要发出500多个订单,几乎每个订单都在与时间赛跑,“要确保客户收到货时,槐花仍是最佳状态”。

做“春日限定美味”生意

“槐花娇贵,从枝头到餐桌,有96小时的保鲜期,如果耽误一天,到客户手里可能就蔫了。”李萌说:“很多人每年就等着我们家的槐花上线,就认准我们。”

每个订单的背后,既是顾客对“春日限定美味”的期盼,也是他和天南海北食客的春日之约。

每天上午,李萌的工人都在忙着为前一天的订单采摘槐花,下午就要完成分拣、包装,赶在快递车出发前全部打包完。



四年前,刚开始卖槐花时,李萌没想到,这个生意能做到今天的规模。

2011年,他大学毕业后去了上海打工,在一家网络推广公司上班,每月工资6000元,他一直想创业,只是没有找到好机会。两年后的一个冬天,回到陕西周至老家时,他受到震撼:县里有了快递网点,当地的水果种植户开始在网上卖猕猴桃。

“他们一天竟然能发出去800斤,是非常大的体量了,到这个规模,差不多快递站点要把你供起来了,是个大客户。”

创业做电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再次浮现。

李萌进行了一番分析:第一,周至县有产品优势,这里是“中国猕猴桃之乡”,不愁货源;第二,几年前县里没有快递点,现在物流设施越来越完善;第三,在网上卖水果的人不多,相对线下,电商生意的竞争压力没那么大。

最重要的是,他的家里有几十年种植、销售猕猴桃的经验。30多年前,他父亲提出要种猕猴桃时,遭到了爷爷的强烈反对,老人家认为“这是个没法在短期内看到经济收益的产品,不像种粮食,能自己吃,吃不了能卖钱”。



但他父亲没有放弃,坚持在几十亩土地上种下了猕猴桃树苗。第四年猕猴桃树结果后,改变了全家的生活。父辈讲,当时猕猴桃非常好卖,客商来村里收购果子,一斤猕猴桃能卖到3.5元,当年家里就赚了两万多元。“那会儿在村里盖个楼房才花两三万元,卖完猕猴桃后,家里就盖了楼房。”

一直在外面漂着打工不是个事儿,2013年年底,李萌辞去了上海的白领工作,回到老家当起水果商,开了网店。

从填补空窗期,到做出爆款产品

“周至县的猕猴桃有其他地方比不了的优势,它的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李萌的记忆里,前些年,猕猴桃的价格一直不错,线下一斤的收购价为3.5元,在线上,10斤猕猴桃他标价80元,“销量还不少,开店第三天,就收到了订单”。

之后生意渐趋稳定,行情好的时候,李萌卖猕猴桃年销售额达几百万元。

但前几年,这门生意遭遇亏损。“当时快递能发出去,但是半路上客户说没法收货。只要一发出去,果子就会慢慢变软,在路上一旦被耽误果子就会变坏”。三年多时间,李萌猕猴桃的销量减少了一半,年年都是亏损的状态。

猕猴桃生意的季节性短板很明显。每年,猕猴桃能从9月卖到12月,12月到次年4月是销售的空窗期,他一边销售当地的特产秦冠苹果,一边寻找其他新品来填补空窗期。



4年前,一位在四川的朋友看到山间遍野的野生槐花,嗅到了商机。在北方,槐花是春天特有的美食,在李萌的老家,人们会摘槐花做槐花麦饭、槐花鸡蛋饼、槐花饺子。李萌和朋友商量后,决定试试在网上卖槐花,填补水果的销售空窗期。

他和朋友采摘野生槐花卖,因为有多年的水果包装经验,槐花的包装不是难题。“那时候的竞争压力小,网上卖鲜槐花的不多,上架槐花链接第三天就收到了订单,第四天收到二十多个订单,第五六天就接到100多个订单了。”



“最高的时候,一天能接到200多个订单。第一年卖槐花时,很多北方人下单,也有一些人出于尝鲜心理下单,但买回去不知道该怎么吃,我们还会教客户做槐花麦饭、槐花炒鸡蛋。”

槐花的人气高,但是有个问题,野生产品的数量远远不够卖,“每年从4月5日开始卖,到18号差不多就结束了”。

销量翻倍,成为TOP

好在很多地方都产槐花,四川的槐花季结束后,甘肃一带的槐花进入了盛开期。每年,从4月25日左右开始,李萌就上架甘肃的槐花。这里的槐花采摘结束后,陕西秦岭一带的槐花刚好又能卖,他就在店里继续上架秦岭的槐花。

买家收到后,有时会反映这次的槐花的香味浓郁一点,上次的淡一点,“这说明客户在店里买过很多次了,产品的复购率高”。在李萌看来,野生槐花的味道都很鲜美,“其实你把这个品弄好之后,有的人他每年其他家也不买,就等你家上线买。他说其他家买了也不放心,所以卖槐花一定要把品质搞好”。



采摘槐花也有讲究,不能等花朵完全盛开了才开始摘。要把握好时机,在花骨朵刚冒出来的时候或者还在花苞里将要冒出时采摘,这样经过运输后,到达客户手中能维持鲜嫩状态。

为了保证新鲜,李萌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清晨采摘,上午分拣,下午打包,傍晚前必须全部发出。有时候订单太多,他要忙到深夜。

现在人们生活变好,不缺各种美食,但很多人每年就等着这一口,李萌的店里,很多人连续几年都来下单。每一年槐花的销量都在稳定上涨,去年,他卖了两万多斤槐花,销售额达几十万元。

今年,人们购买槐花的热情更高,“又是一年槐花季”话题登上淘宝热搜,李萌也活跃在网上介绍槐花的各种吃法,提前通知老客户各地槐花的采摘、发货时间,收到了比之前更多的订单。

“今年从4月12号开始发货,4月底的时候,不到半个月,就卖出了1万多单,登上类目TOP3。”



以前,李萌自己一个人打理店铺,今年生意火爆后,他将客服环节交给专业人员负责,自己专注于把控货源,调配仓库产品数量。“只要好吃,客户就会回来的。”他通过口碑进行宣传,让更多没吃过槐花的人了解这一美食。

“土路子”

刚回老家卖水果的时候,李萌的家人不理解。在村民的眼里,只要你读书走出去了,去了大城市上班,都是有出息的,家人也会觉得有面子。他所在的村子里,年轻人多在外地打工,较少见到年轻人。

但漂泊有漂泊的心酸,农村有农村的美好。



创业多年,他感慨做生鲜生意,与时间赛跑时会累。去年中秋节前,订单非常集中,快递车每天都堵在门口。普通快递爆仓,货发不出去,他赶紧找车调度,“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深夜12点,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尽管劳累,但李萌还是喜欢农村的生活。度过最忙碌的一阵子,他可以早上五六点起床,去山里转一转,呼吸新鲜的空气,看看风景,很放松。

只要找准方向,在村里同样能闯出一片天地。“我不是专业电商出身,做生意都是慢慢摸索,靠土路子,一点一点学。” 如今,比起在大城市打工,他的生活更自由,收入也更高。



这份事业对李萌来说不仅是谋生,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未来,他计划继续优化品类,比如尝试销售更多的季节性山货。“农村电商还有很多机会,关键是要找到适合的产品,并且把它做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