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市
法院
失信惩戒显威力
营商护航促双赢
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浪潮中,每一份合同的履行、每一笔货款的清偿,都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映照着司法保障的力度与温度。近日,锡市法院执行局通过精准运用失信惩戒措施,成功执结一起某商砼公司申请执行某公路工程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添生动注脚。
货款拖欠,企业陷入经营困局
某商砼公司与某公路工程公司曾是紧密的商业伙伴,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商砼公司为工程公司供应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用于道路工程所需。然而,在商砼公司如约交付货物后,工程公司却未能按时支付货款,累计拖欠金额高达五百余万元。多次催讨无果后,商砼公司无奈之下将工程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工程公司支付货款及相应违约金、利息。但判决生效后,工程公司依旧置若罔闻,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商砼公司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失信惩戒,精准出击直击要害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对工程公司展开全面调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梳理其财产状况,但经过查询,被执行公司账户上仅有十余万元,连案款“零头”都不够,且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为打破执行僵局,执行法官果断决定采取失信惩戒措施,依法对工程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并迅速冻结了该公司名下的全部银行账户。
限制高消费措施的威力很快显现。工程公司原本计划参与多个公路项目的招投标,然而,因其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被执行人担心会导致其投标资格受限,致使与多个重要项目失之交臂。同时,银行账户的冻结也让公司的资金链愈发紧张,日常运营陷入困境,员工工资发放、原材料采购等都面临严峻挑战。
主动还款,法治护航实现共赢
在失信惩戒措施的强大压力下,工程公司深刻认识到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为避免公司声誉受损、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工程公司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达了还款意愿。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工程公司一次性支付了拖欠的货款及利息共计570余万元,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多亏了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让我们顺利拿回了货款,公司的资金周转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后续的生产经营也有了保障。”商砼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道。工程公司负责人也感慨:“这次教训太深刻了,我们一定深刻反思,以后一定诚信经营,避免再陷入类似的法律纠纷。”
优化环境,司法赋能护航发展
此案的成功执结,是锡市法院执行局强化失信惩戒、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执行工作中,该院始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既注重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充分考虑被执行企业的生存发展,通过精准运用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冻结账户等强制执行措施,形成强大执行威慑,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锡市法院将继续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使命,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作用,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式方法,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责任编辑:侯玉丽
一审:额登尼
二审:吕炎
三审:金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