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作为当时中国的工程兵司令陈士榘去世了,他的一生可谓是汗马功劳,不是在为中国做贡献就是在为中国奋斗的路上,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直都在操劳。

陈士榘也算是有过一段美好的婚姻,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闹着不愉快,在他去世后没多久前妻就来给他进行扫墓,扫到一半就她就没忍住痛哭了起来。



一时间泪流不止,放下手中的扫把说道:“当时都怪我,要不是我那么冲动,咱们两个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她为何这么说,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1. 抗战中的情深

1941年,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30多岁的八路军115师参谋长陈士榘,依旧为着革命事业奔波,个人婚事被长久搁置,领导罗荣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暗中为他留意合适的人选,最终目光落在了年轻的范淑琴身上,彼时,16岁的范淑琴刚刚投身革命,满怀着一腔热血,他出生于革命世家,父亲担任过书记。

范淑琴先是在115师团工作,活泼好动的风格受到了当时士兵们的喜爱,后来又被调到了军区电视台工作,在罗荣恒的推荐下,两人也试着接触了几次。



几次接触下来,陈士榘被范淑琴的青春活力与积极上进深深吸引,心中情愫暗生,那时候的爱情非常的纯粹,一位干事看出了陈士榘的想法。

经过他的牵线搭桥,就这样,从相识到结婚,陈士榘和范淑琴仅仅见了两次面,便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为革命伴侣,但是战争的残酷两人并没有多见面。



陈士榘作为部队的参谋长,整日忙碌于作战指挥,常常冒着枪林弹雨在前线奔波,范淑琴虽满心担忧,却也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她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

还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第二年,他们便生下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中途夭折了,掩埋女儿时,范淑琴悲痛欲绝,陈士榘强忍着内心的痛苦。



轻声安慰她:“这就是革命啊,我们的同志每天都有牺牲的,孩子会化作天上的星星看着我们的,”在之后的几年中,范淑琴先后为其生下了六位儿女。

两人的感情更加的深厚,战场上,陈士榘大放异彩,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广阳战斗等一系列著名战役,家中的家务活都是范淑琴处理,打理的是井井有条。



抗战的岁月里,陈士榘与范淑琴携手同行,他们的爱情在战火的淬炼下愈发坚不可摧,共同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贡献着力量,成为了革命年代无数伉俪的缩影。

2. 婚后的分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与范淑琴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从硝烟弥漫的战场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这对携手走过战火岁月的夫妻,却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



建国初期,陈士榘被委以重任,负责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工作千头万绪,他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国防工程建设中,常常日夜操劳,频繁出差。

作为工程兵司令员,他带领部队在全国各地奔波,参与修建重要国防工事,工作的压力和强度远超想象,而范淑琴在经历了多年动荡后,渴望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她就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和子女教育上,她希望陈士榘能在工作之余,多陪伴家人,然而,陈士榘对事业的执着和专注,让他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两人在生活理念和人生追求上的分歧日益凸显,随着时间推移,陈士榘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位年轻女性,这位女性在工作上给予陈士榘很多支持和理解。



两人在事业追求上有着共同的话题和理想,长期相处中,情感的天平逐渐倾斜,陈士榘意识到,自己在精神层面与这位女性产生了更深的共鸣。

自己丈夫对工作的尽心尽力,而自己只能被困在家庭之中,范淑琴不甘心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她也想拥有自己的一番成就,如此一来,家庭就没有办法兼顾。



直到她收到了去中国人民大学进修的机会,马上就与自己丈夫分享了自己的喜悦,奈何丈夫无奈的说道:不是不让你去,你看家中那么多事情,你走了,家里怎么办呢。

听到这样的话,范淑琴就觉得丈夫在埋怨她,一气之下就与丈夫争吵了起来,这是跟他结婚之后第一次吵架,也是最后一次,虽然事后丈夫有道歉,但他们产生了隔阂。



3. 迟到的悔意

再加上情感的纠葛,陈士榘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一方面是多年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一方面是与自己有着共同理想的红颜知己,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他两人最终离婚了。

范淑琴面对这个决定,感到无比震惊和痛苦,她难以接受曾经并肩作战的丈夫提出分手,更无法释怀多年感情的破裂,然而,她明白感情已难以挽回,最终选择了放手。



在陈士榘去世之后不久,范淑琴拄着拐杖来到了他的墓前,七十多岁的老人佝偻着背,颤抖的手指抚过碑上丈夫的名字,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老陈,我来看你了,”她声音沙哑,像深秋枝头最后一片枯叶在风中簌簌作响,子女默默退到几步外,任由母亲独自面对这方冰冷的石碑。



范淑琴从布包里取出用红绸包裹的树皮——那是1998年抗洪时,女儿江珊获救攥着的碎片,“当年你总说,这些带着硝烟和血泪的物件,要留着给后辈讲历史......。”

风掠过松柏,吹乱她斑白的鬓发,墓碑上陈士榘的黑白照片依然带着军人的刚毅,可此刻在范淑琴眼里,却与记忆里那个总为工作彻夜不归的身影重叠。



她轻轻摩挲着墓碑,仿佛触碰着丈夫的脸庞,“你扛起国家的担子,我却只顾守着小家,那些争吵的夜里,要是我能多听听你说的国防工事、导弹基地,该多好啊。”

“我后悔啊,后悔当年没能多体谅你,”雨滴顺着碑檐坠落,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水花,范淑琴从怀里掏出泛黄的旧照片,那是他们新婚时在战地医院拍的。



照片里两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笑容青涩又坚定,“我们一起走过枪林弹雨,却在和平年月走散了,当年我怨你不顾家,现在才明白,你心里装的是整个国家。”

暮色渐浓,子女上前搀扶起老人,范淑琴一步三回头,直到墓碑化作雨雾中模糊的轮廓,风裹着她最后的低语飘向天际:“老陈,我不怨了,只能盼来世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