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大现代渔业产业优势,宁夏兴庆区锚定名特优水产品绿色养殖及品牌建设,研究编制《兴庆区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规划(2025—2030年)》,着力构建“一带、两区、多园”渔业产业功能布局,为兴庆区培育发展现代渔业产业集群提供政策指引和技术支撑,形成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力争到2030年,兴庆区水产养殖总面积预期稳定在1.7万亩,工厂化养殖车间规模达到20万平方米,渔业总产值攀升至5亿元以上。
根据规划,一带,是构建“惠农渠—掌茂路”现代渔业融合发展产业带。依托惠农渠生态廊道与掌茂路交通动脉,向南北两侧双向延展,整合沿线现有标准化养殖池塘、陆基工厂化养殖基地、冷链物流园区以及水产品精深加工中心,结合周边耕地资源,大力发展稻渔种养,在产业带核心区域,布局虾蟹产业研究院、水产种业研发中心、质量检测实验室以及智慧渔业管理平台,建设渔文化展示馆、休闲垂钓基地和特色渔市餐饮街区,深度融合渔业生产、科技示范与文旅体验三大功能,塑造渔业长廊、稻米长廊、农文旅三产融合长廊“三廊”发展格局。
两区,是依托掌茂路和惠农渠两侧沿线渔业养殖基础,着力打造特色水产品生态养殖区和现代设施渔业发展区,推动现代渔业差异化发展。其中,特色水产品生态养殖区,沿通贵乡惠农渠两侧,以鑫泽航等河蟹生态养殖基地为核心示范区,示范推广池塘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池塘大口黑鲈养殖技术、稻虾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等,逐步扩大河蟹、小龙虾、大口黑鲈等特色水产品养殖规模,实现规模化发展。现代设施渔业发展区,沿掌政镇掌茂路沿线,以赤心田、粤银等现代渔业设施循环水养殖基地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三文鱼等工厂化循环水设施渔业,同时,推动休闲渔业建设,促进设施渔业多元化发展。
多园,是以赤心田、粤银、鑫伟航、正壹等现有骨干养殖企业为支点,加快推进累计投资6.6亿元的清水湖盐碱水对虾智慧养殖示范园、强家庙淡水鱼生产加工、通贵乡高标准河蟹养殖产业园、掌政镇鱼菜共生农文旅融合示范园等6个在建项目,积极招引江苏诺亚方舟、江苏海普瑞等全国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构建“多园协同”产业矩阵。
近年来,兴庆区立足辖区丰富水资源、优质黄河水、特有盐碱土质等资源禀赋,通过南鱼北养、海鱼陆养,积极探索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截至2024年底,兴庆区池塘养殖面积9645亩、湖泊养殖面积7290亩,淡水鱼产量6300余吨、虾蟹产量近百吨,渔业及副产品总产值达1.08亿元,“塞上黄河大闸蟹”2024年参展上海首届蟹博会便载誉而归。
下一步,兴庆区将扎实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品牌创优计划,做优做强现代渔业品牌,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在提升渔业新质生产力方面,在未来三年内,兴庆区将大力推动辖区内60%的渔业养殖场配备智能化设备。重点攻克良种培育、高效养殖技术等行业难题,为渔业发展持续注入强大的科技动力。在渔业绿色循环发展方面,兴庆区将于两年内完成对所有规模化养殖场的尾水治理设施改造,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0%以上,从源头上减少渔业养殖对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修复水域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真正实现渔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品牌塑造与市场拓展方面,兴庆区深入挖掘“兴庆黄河大闸蟹”“兴庆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品牌的文化内涵,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网络。
来源:兴庆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