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随着春日气温回暖,陕西大地的朱鹮种群迎来繁殖关键期,从黄土高原到关中平原,再到秦岭以南,朱鹮产卵、孵化,喜讯连连。
朱鹮保护的背后
有一个个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陕西朱鹮深度观察
带你走进榆林
看“东方宝石”
如何在黄土高原之上
度过寒冷这一关卡
走进朱鹮栖息地
榆林横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是陕西境内最北的朱鹮栖息地。
在榆林开展朱鹮野化试验,将这一物种引入历史分布最北端,目的是让朱鹮更好地适应寒冷,提升在野外生存的能力。
榆林冬季气温最低可达零下20度,朱鹮面临觅食困难与栖息地结冰的挑战。当地通过搭建网笼,配备暖棚,采用冷热水循环系统,帮助朱鹮适应极端的环境。
今年3月19日,“榆林籍”朱鹮产下今年第一只卵。4月17日,基地第一只朱鹮宝宝破壳,体重54.5克。
探秘朱鹮生活
“榆林籍”朱鹮实现越冬,在黄土高原之上繁衍,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
榆林横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建设了多个网笼和配套暖棚,让朱鹮宝宝有一个温馨的家。
朱鹮食谱挑剔,基地提供了泥鳅、苹果、黄粉虫,健康餐科学配比、营养丰富。
目前,榆林横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有朱鹮30只,今年预计繁育朱鹮宝宝15只。
继续“追绿”之路
近年来,榆林市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向好。
目前,榆林全市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林木覆盖率36%。
去年,榆林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同比增加15天;PM2.5年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
“追绿”的榆林,正在为“东方宝石”朱鹮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
来源:群众新闻
编辑 叶蕊 校对 刘雅娇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