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委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游戏市场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移动端与客户端协同发展、自主研发出海提速、用户需求倒逼设备升级等新趋势。
市场规模稳步扩张,移动端与客户端“双线并进”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857.04亿元,环比微降1.21%,但同比增幅达17.99%,显示出行业较强的增长韧性。其中,移动游戏市场贡献最大,实际收入636.26亿元,同比增长20.29%,占整体市场近74%的份额;客户端游戏市场收入179.19亿元,环比增长3.62%,同比提升6.85%,长线运营产品表现突出。
报告指出,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移动端与客户端新品及双端互通产品的增量效应;二是《原神》《王者荣耀》等头部产品通过持续内容更新维持用户活跃度;三是海外市场收入达4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2%,自主研发游戏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用户需求倒逼设备升级,性能优化成竞争焦点
针对移动游戏用户的调研揭示了行业发展的新挑战与机遇。数据显示,60%的用户曾因游戏体验不佳更换手机,90%的用户存在设备卡顿、发热、触控延迟等问题,半数以上用户对高性能芯片、高刷新率屏幕、5G网络适配等提出更高要求。腾讯游戏相关负责人表示:“用户对‘无感延迟’‘超清画质’的需求,正推动终端厂商与游戏开发者共建技术标准。”
长线运营与技术创新成突围关键
尽管市场整体增长稳健,但环比数据的微幅波动反映出季节性因素与存量竞争压力。对此,报告建议行业关注三大方向:一是强化技术赋能,通过云游戏、AI辅助设计降低内容生产成本;二是探索跨端互通模式,如《逆水寒》手游与PC端的账号数据互通,有效提升用户粘性;三是深耕细分领域,女性向、体育竞技类游戏同比增速显著,成为差异化竞争突破口。
中国音数协理事长张毅君指出:“当前游戏产业已进入‘体验驱动’新阶段,硬件厂商需与内容开发者深度协同,以技术创新突破设备性能瓶颈,共同构建‘软硬一体’的生态优势。”随着5G-A、折叠屏、XR设备的普及,游戏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设备迭代红利。
结语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的稳健增长,印证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成效。在用户需求升级与全球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只有持续优化产品体验、突破技术壁垒,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游戏产业有望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的重要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