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方向的局势愈发升级,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世仇都开始了紧张的备战行动。在印度这边,以EMB-145客机发展而来的小型预警机,连续多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周边升空巡逻,监视相关空域内的空情;印度陆军装甲部队也开始向与巴基斯坦接壤的区域调动。而在巴基斯坦这里,多辆进口自中国的SH-15卡车炮奔赴前线的视频已流出;另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巴空军可能紧急接收了一批来自中国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不过,就在这种无比紧急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政府高级官员的一句话,却可能铸成了大错……
印巴局势愈发紧张
据参考消息报道,巴基斯坦铁道部部长哈尼夫·阿巴西向印度发出警告称,“巴基斯坦的130枚核武器不是摆设,而是直接针对印度的强大威慑力量”。显然,他是在以这种方式彰显出巴基斯坦作为一个有核国家的实力,试图让印度“老实点”。然而,就这样大剌剌地把自家核武器的数量公之于众,真的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可携带核弹头的巴基斯坦弹道导弹
事实上,在全球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其他国家基本均采取了“模糊性核政策”,也叫做“核模糊”。这种核武器政策的一大表现,就是对自家核弹头和核载具的具体数量和性能等关键信息,采取较为严格的保密措施,让外界难以完全确定该国的真实核战力水平。
当下只有美俄两国采取了核透明政策
至于说为何美俄除外,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核武库规模极大,均手握超5000枚核弹头,二者的总量约占全球核弹头数量的9成,谁都有可用核武器毁灭对方、甚至是毁灭地球不止一次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模糊性和政策”对于美国和俄罗斯不仅是个没有必要的事情,甚至还是“压根就不该执行的错误政策”。这两个国家要做的不是对自家核弹头数量进行保密,而是要公开、尤其是向自己最大的潜在对手进行公开,以“核透明”的方式避免出现误判的风险,以及“大大方方地彰显自身实力”。
大多数有核国家均采取“模糊性核政策”
于是我们就不难明白,究竟是要“核模糊”,还是要“核透明”,决定这一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在于自身保有的核武库规模究竟够不够大。如果核弹头和核载具的数量并不算很多,那就应该严格执行“模糊性核政策”,以防潜在对手大致推断出这个国家的核战力上限。而一旦一国的核战力上限暴露,哪怕只是被对手粗略地估算出来,那都是一个尤为危险的事情。
恐怖的核爆炸
原因在于,潜在对手将可结合你的核战力上限和自己对核打击的承受能力,来对“是否可对你发动军事打击”一事进行评估。毕竟,核武器虽然被认为有着毁灭性的杀伤力,但其威力也不宜被过分高估,如果潜在对手评估后认为,自身的核打击承受能力在你的核战力上限之上,那其很可能就会做出“下决心对敌国发动全面战争”的决定
可携带核弹头的巴基斯坦弹道导弹
当下,巴基斯坦政府高级官员直接把核弹头的数量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即便他没有透露诸如核武器值班状态或核弹头当量等信息,但光是“130枚核武器”这句话,其实就已经是个价值连城的情报了。这种美国和俄罗斯才有底气和资格去做的事情,绝不是巴基斯坦能够轻易触及的领域。只能说,这位巴基斯坦铁道部部长实在是太草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