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30日电 (记者 苗阳)4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现场获悉,为不断满足残疾人、老年人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无障碍出行服务需求,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多措并举,提升交通运输领域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
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苗阳摄
一是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便民化发展。切实采取措施鼓励新增及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鼓励各盟市结合当地实际,选择老年人出行人数较多的重点线路,打造敬老爱老线路,积极进行适老化公交站台改造。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共有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交车2430辆。乌海市新建无障碍通道及盲道,累计对56座公交站台进行适老化改造。
二是积极升级改造信息服务功能。全区公交及地铁均安装字幕、语音报站装置,依托“掌上公交”“车来了”等实时公交监控平台,提升老年人、残疾人出行便捷度。
三是完善公共交通无障碍设施。呼和浩特市现有的2条地铁线路、43座车站均设置无障碍垂直电梯、宽闸机、无障碍渡板,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增设“爱心预约”功能,开通无障碍接续服务热线,安排车站工作人员准备相关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出行不便的乘客提供无障碍出行服务。自开通以来月均无障碍接续600余次,爱心预约10余次,持续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的出行便利。
四是稳步推进“一键叫车”服务。持续扩大出租汽车电召和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覆盖面。指导各盟市持续深化推广应用95128约车服务电话号码,充分发挥电召服务电话作用,同时督促企业持续优化完善网约车“一键叫车”功能,开展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城市的数量。通过微信公众号、设置车身标识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提升群众知晓度。截至目前,全区12个盟市均已开通95128或其他约车服务电召号码,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等国内主要网约车平台已开通老年人“一键叫车”功能。
五是持续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水平。推动实现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部具备无障碍通道,便利无障碍需求人群的通行。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内设置2至4个无障碍厕位,采用无台阶、设扶手等方式加强如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