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与南华县公安局环食药犯罪侦查大队开展交流培训活动



2025年4月24日上午,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汤建彬主任、张思嘉副主任应邀来到世界野生菌之乡——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在该县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开展培训授课及执法办案疑难问题交流活动,送法到基层、山区和森林,将最新的食药环知法律解读及可操作性强的执法办案经验带到南华。

该县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周丕银队长在培训交流活动开始时,首先对汤建彬主任及张思嘉副主任表示感谢,介绍了南华县71.77%的森林覆盖率等自然资源优势,以及该队历经从森林公安分局到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大队及森林警察大队的转型过程,分享了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矿产资源保护方面的办案经验。他特别介绍了该队被《人民日报》报道的“候鸟”派出所创新实践,讲述了该队在守护南飞来南华大山中过冬候鸟、打击非法捕猎工作中的坚守历程。



在培训交流活动中,汤建彬律师以“食品药品犯罪疑难法律问题探讨”为主题展开,重点讲解了食品中添加药品如何认定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坚持实质化评价标准的同时,如何区分行政违法及刑事犯罪,行政认定意见的证据属性及必备要件,同时,结合北京市公安环食药旅总队侦破的“小粉豆”“魔法豆”非法减肥产品案件,讲解了对不属于药品的新型药品类衍生物如何进行法律认定及打击。汤建彬主任还重点讲解了如何认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的“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情节,及生产、销售假药罪中认定假药的常见情形及疑难问题。



张思嘉律师围绕“从辩护视角谈如何提高涉‘食药环知’刑事案件侦查工作质效——基于刑事一体化的思维”进行了分享。张思嘉律师强调,从刑事侦查的角度看,提高涉“食药环知”刑事犯罪案件侦查质效,就要树牢“刑事一体化”的侦查思维,坚持“以证据为中心、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犯罪构成”与诉讼证明一体化的交错适用中,依法打击犯罪、保障人权。张思嘉律师从实体、程序、证据三个维度,结合执业经历,交流了涉“食药环知”刑事案件有效侦查的思考。

张思嘉律师还表示成立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连续开展三届食药犯罪治理论坛,邀请刑法学界法学专家、食药环知专业领域人士、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在论坛授课交流,根本的价值追求,是想通过研究中心这样一个平台,履行律师社会责任,促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现违法犯罪治理。



培训活动后,南华县环食药大队干警就办案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汤建彬律师、张思嘉律师请教,双方进行了热烈探讨。





周丕银大队长代表南华县公安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知识产权犯罪侦查大队及森林警察大队聘请两位律师为专家顾问,并现场颁发聘书,期待京都食品药品法律研究中心持续提供专业支持,再次感谢汤建彬律师、张思嘉律师远赴南华授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