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泰兴市召开营商环境体验员座谈会。泰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日,江苏省泰兴市发布《泰兴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从深化世行对标改革、细化市场主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执法、强化环境共建效能四个方面,共提出40条举措,并聚焦重点问题提出25条具体任务和20条改革创新事项。

作为泰兴年度营商环境工作方案7.0版,其以“企业出题+部门答题”的模式进行谋划,在组织召开园区、镇街、体验员等座谈会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积极关注12345热线、省市营商环境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直面经营主体关切,紧扣企业群众诉求期盼,系统提出了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40条举措。

《若干措施》中,“深化世行对标改革”为前一版行动方案的延续和深入。据悉,2024年,泰兴率先在泰州区域内推出“对标改革提升行动”,在经营场所获得、劳动力资源、金融服务获取、商业纠纷解决等10个指标方面研究提出政策举措。今年,面向更高维度、更高标准进行改革,着力推动泰兴市“营商环境”向“宜商环境”递进。

今年,泰兴推出“细化市场主体服务”相关举措,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良性互动。在政务服务方面,着力提升智能化水平,如加快“数字政务”建设,开展AI问办试点、积极拓展跨省通办领域和范围等,切实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和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在市场环境方面,围绕重点关注的中介机构管理、资源要素保障、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等领域,以担当有为强化服务保障;在公平竞争方面,聚焦政府采购、招商引资和招标投标等有效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更加重视保障基层经营主体发展需求,确保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优化涉企监管执法”作为《若干措施》四大重点任务之一,在深入实施分级分类、智慧无感监管等措施基础上,主动对标学习省内外先进地区的先进实践,研究提出一系列改革性、示范性、引领性的政策举措,如创新设立“企业安静期”、推行“扫码入企”、探索“优信豁免沙盒”“简案快办”等,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执法检查提质降频。

自2019年以来,泰兴营商环境改革走过了“搭框架”“夯基础”“补短板”“组合拳”“促提升”“对标提”的历程,共计推出改革任务196条。泰兴在边行边试的基础上,形成了市领导统筹发力、牵头部门专班推进、责任部门协同落实的工作格局,不断优化完善“季度调度、半年督查、年终考评”工作推进机制和问题“收集—交办—跟督—解决”闭环管理等机制。(王丹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