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蓝字「升值计」关注我
中日友好医院这个瓜,就是把「十年寒窗,不如三代经商」这件事具象化了。
只不过发明十年寒窗不如三代经商这句话的人认知太低,三代经商,其实在社会上不能说啥也不是,但是,有很多地方,也不是有钱能解决的,三代经商,不如祖上有那啥。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老一代做题家上岸了,想保证下一代做题家持续上岸,甚至不需要上岸,回头是岸,因为只要还在上岸,就说明还是没上岸,辛辛苦苦上岸的人,再重新上一遍岸,用贾队长的话说,我上岸前要上岸,上岸后还要上岸,那岸不是白上了吗?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其实都是这么一件事,只不过,过去几十年,我们普通人对生活的要求太低,而由于释放了大量的机会,导致学历真的有用,寒窗苦读真的有用。
所以为什么要5+3+3+3,过去有一个经济学家叫茅于轼,提出一个著名的言论,叫廉租房不能盖厕所,结果被网友痛批,茅也变成了著名公知,成为过街老鼠。但是茅的观点很简单,也很明了,理由就是,廉租房不配厕所,就不会有人看上了,就不会有上岸的人来抢了。衍生出来的就是和珅和纪晓岚赈灾的段子,和珅为什么要在赈灾舍粥的时候往粥里掺点土,因为你掺了土,只有真正饿肚子的才会来要这碗粥,饿肚子的人才能真的捡条命。
5+3+3+3就是廉租房不能配厕所,你要想成为名医,你就要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再加3年规培,还要有过硬的学术成果,你才能熬成一个主治,差不多十四五年,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中最好的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谁能熬住啊,要么是寒门学子,要么是真的有志向悬壶济世的富家子,这就是为啥咱一直说,学医是大后期,学医确实是一条上升之道,但是你得熬住15年的苦辛,才能苦尽甘来,对熬不住的人来说,就是馊馒头。
你不能说4+4有什么问题,4年非医学本科教育+4年医学博士教育,说起来非常好听,从美国引进,培养跨学科人才,初衷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关键问题是,它把廉租房的厕所配上了,把粥里的沙土扬了,让这个难以下咽的馊馒头,变成了香饽饽,而且美国规培,「4+4」毕业生需经过3-7年住院医师培训才能独立执业,而协和学生仅1年规培即可上岗。所以就被人惦记上了,因为对这样的人来说,它其实只要忍受4年博士教育,就能拿到一个顶级门票,撬开无数医学生的神圣殿堂。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只是肖医生和董小姐玩得太花,给这件事弄得更加狗血和桃色,真正的问题就是我以前《》那篇说的,这都不背人了。
有人总问我,说升老师,为什么你的判断那么准。因为我一直给你们不断耳提面命的一点,社会上通行两套规则,一套明规则,一套隐规则,隐规则,开篇的头三段话。我跟你们的区别是,我没有幻想,有时候,当我冷冰冰地分析问题的时候,我说这很正常,并不是说这在公义上是正常,而是说,这是一个消灭不了的客观事实,改变不了。
董小姐这事,就是把潜规则拿到明面上,而之所以拿到明面上,之所以不背人,是因为这件事还是背人的,很绕,但是真事儿。董小姐也很急,因为虽然4年医学博士,1年规培,不算什么,她要的也不是这个,她要的是拿到手术刀,更快地走上领导职务,她就必须有履历,也就是说,必须还是背人,所以她必须走通一个肖医生这种级别的行业大牛,别管是上水道还是下水道,反正必须要通。只不过在通下水道的过程中,欺人太甚,被原配ppt曝光了。
所以说,大小姐也难啊,大小姐也得通下水道,苦活脏活累活也得干,上岸的做题家也难啊,上岸的做题家也得小心陪着大小姐。
到最后就成了今天的局面,很多人担心,这样的大夫会给自己治病,那真的想太多了,这样的事,关键还不在这里,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这是一个超级绿色通道,这些人学历好看,资历刷够了,关键是还年轻,这对普通经过5+3+3+3的普通医科生而言,就是降维打击,任何一个这样的人,对一个寒窗苦读多年,终于拿上手术刀的做题家而言,当他很多年以后,在他晋升的那个时刻,这样的人,都是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大山。
这就是门阀,不过不是财阀,不是权阀,而是学阀,普通人和这些人的区别就是,普通人看这青云之阶,是苍莽大山,人家看过去遍地都是桥梁。
医学界发生这事,不代表医学界很严重,恰恰是这种事刚刚蔓延到医学界而已,其实你在任何一个行业走到金字塔尖,都必然会发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座大山,在别人面前的是一座桥梁,这种的区别,就是别人后面有一座大山。
这在很多行业发生过,也一定会在很多行业发生,只不过有些行业,不像医学那么严谨,即使发生了也没有问题。今天是李铁宣判的日子,酷爱一头秀发的李铁,被判了20年,铁子落马,无非也是足球界的肖医生董女士,这样的事,从我知道足球跟地球一样是圆的开始,在足球圈就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这就是我经常说,皓首穷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学历贬值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来到了。我还是要说,这很正常,正常不是合理,这不合理,但是很正常。
平心静气地说,任何社会都是分层的,一个社会的早期,最早是血酬,真的拿命扛枪的人,自然享受最大的红利,找到上山的桥梁,然后是学酬,学酬是另一种形式的血酬,通过十年冷板凳,换来了学历这个金字招牌,享受最大的红利,找到上山的桥梁。
接下来是什么,我不妄言,但是最近几年很多事,应该可以让你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事实,无论血酬也好,学酬也罢,这些找到桥梁的人,会有自己的儿子,有自己的孙子,无论是谁,都有一整套的家学,江西的周喆先生说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对上山的人来说,家是要传承的,是责任也是需要。
这些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到点就升,资历够了就能升。
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都是一个小小的山头,这些人,就是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小小的皇帝,拥有一点点小小的权力,就像《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遭遇的,这只是权力小小的任性。
怎么办呢?我很擅长讲故事,最后我以一个故事结尾吧,这个故事有关山与梁。
从前有一个小军官,他带兵打仗,结果敌人早有防备,整个部队遭遇严阵以待的敌人疯狂阻击,伤亡惨重。这个小军官提出一个意见,他想带队穿插,直捣敌人背后,但是上级和同僚都提出反对意见,地图上显示,没有可以穿插的道路,何况是原始森林,贸然用兵可能遭遇不测。
这个低级军官,说了一句话,家父曾经跟某帅讨论,听大帅说过,有山必有梁。
上级一听,就很有道理,立即批准,结果果然家学渊源,将门虎子,山峦之间,果真有梁,于是成功完成穿插,敌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小军官也立下大功,连升三级。
这就是家学,这就是无数人用尸山血海堆出来的经验,有山必有梁。
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经验,这个世界的坏处是,有山必有梁,这个世界的好处是,有山必有梁。
有山必有梁,所以任何一个人,比你先走过的人,就一定会把他知道的地图,知道的梁,传承给他的后代,为什么他比你快,因为他已经用脚丈量过;
有山必有梁,所以任何一个人,进入一座新的大山,对彼此都是公平的,因为谁也没有地图,或者说,一个山里农民,和一个将军,得出有山必有梁的结论,是一样的。
要到新的大山去,这是山与梁的时代,你要找到时代的山与梁。
贫穷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跳出贫穷循环?实现逆袭的人,应该具备怎样的战略认知?所有的财富都是认知的变现,影响自己成功的智商到底是什么?怎样规划人生路径,如何利用杠杆多赚10倍?如何识别人的欲望、选择朋友,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认知如同一张捕捉机会的大网,财富则是那网中的鱼。网越大越结实,捕捉的鱼就越大越多。
我的新书《财富觉醒:你的认知决定你的财富》正式上市了,本书分为:财富、格局、心智、规划、选择、运气六个核心主题,用直白的语言揭示了财富的本质,帮助读者提升认知来实现财富积累和人生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