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石家庄14中举行了“石家庄28中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揭牌仪式,也投入到了28中教育集团的“大家庭”中。作为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学校,石家庄14中也终于有了一次登上“新闻头条”的机会。而未来,两所学校将各自发挥特色优势、携手共进,通过深化多维度的合作,实现理念共融、资源共用、管理互通、文化共建,不断扩大新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和面积。



其实这样的名校扩张扩编,在全国各地已经屡见不鲜。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今年2月,石家庄18中就已经成为了28中教育集团的成员校,而这次14中的加入,也让新华区的教育“版图”有了新变化。这两年,新华区通过组建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等方式,先后成立了28中、42中和二中西3大教育集团。说白了就是“强校带弱校”“老大哥带小弟”,把名校的先进教学经验、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输入到弱校,推动各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



当然,在我看来,14中和18中挂牌成为28中教育集团的一员与16中成为42中的分校还是不太一样的。16中和42中是本部和分校的关系,两个学校在管理模式、师资调配、教研联动等方面应该是统一的、一体的,比如,去年的初一新生16中片内有部分生源进入到42中就读。而集团校与成员校的关系相对来说更独立一些,无论是14中,还是18中,都不隶属于28中,而是一种相互扶持、相互赋能、相互交流的深度合作关系,更多的体现在教研活动、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方面。因此,家长们也不要期盼着,集团校会把本部优秀老师”支援”到成员校,这并不现实。据我所知,石家庄许多名校的师资其实也很紧张,教自己的学生还捉襟见肘,怎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成员校上课?



不过,集团校与成员校之间,也有做得比较成功案例,那就是40中和8中。目前,结合8中的教学实际,两个学校共同研发了一套“主问题启智”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课堂效率。我听了一下,大概类似于精英中学的“6+1”课堂,也就是围绕主问题,通过导入、自学、探究、评估、拓展、建构六个步骤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而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在8中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开展。除了教学方法的改变,两所学校的老师还会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同课异构”研讨课活动等等,也让8中的教学章法紧跟40中步伐,做到了教学环节的共享和同步。



当然,40中与8中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化学反应”,应该与40中李云红身兼40中和8中两所学校的书记有很大的关系,而这样的集团校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帮扶模式,或许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也更能形成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



最后,咱们再说回28中。马上要中考了,我对今年28中的成绩有一点小期待。因为去年的“小中考”(初二年级生物和地理中考),据说28中的表现不俗:全市生物和地理两门全部满分(120分)的大概有61人,而28中独占10人,占到了全市的16%;而考到119分的,28中有39人,考115分以上的有320多人。大家知道,这两年的中考非常卷,容错率很低,高分段1分之差就可能拉开几百个名次。因此,去年的“小中考”已经为28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那么今年中考,28中的成绩重回“巅峰”,甚至是一鸣惊人呢?咱们拭目以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