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社区反诈工作深入开展,切实增强居民防诈骗意识,4月30日,渝北区回兴街道双桐路社区人大代表活动站组织驻站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与社区网格员一起展开探讨交流,为做好社区反诈工作出谋划策。
会上,大家结合近期高发的刷单返利、虚假投资、冒充公检法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诈骗手段的新变化、新特点,通过真实数据揭示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并强调,当前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唯有提高群众识骗能力,才能从源头遏制案件发生。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结合“线上+线下”双轨宣传策略。线下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开展反诈宣传讲座、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形式,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线上利用社区微信群、短视频平台推送反诈警示,扩大传播覆盖面。
“老板,在日常进货、收付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向陌生人汇款、转账,注重保护好个人隐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会后,代表们走进辖区商圈内,和商户、过往群众拉家常、聊反诈,用“唠嗑式”宣传把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陌生链接别乱点,扫码免费领礼品千万不要信!”“冒充客服要求退款,还有诱导共享屏幕的,这些都是常见的诈骗手段!”人大代表周时树指着宣传单页上印有常见的诈骗类型、防范技巧等内容,耐心地向群众讲解,并叮嘱大家将宣传单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共同学习反诈知识。
商户李先生说:“社区经常来开展反诈宣传,讲的都是我们身边可能遇到的事,这样聊天式的宣传,我们记得更牢。”
“如果有陌生人跟你打电话,说你的社保账户有异常,要按他说的进行处理操作,这个情况怎么办?”街道议事代表王怡抛出问题,大家纷纷抢答:“不能信!那是骗人的!”现场还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结合小礼品奖励,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反诈要点,并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详细介绍软件的风险查询、举报诈骗信息等各项功能,帮助大家开启预警功能,为群众财产安全增添一道坚实的防线。
针对独居、高龄老人等易受骗群体,代表和网格员们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耐心讲解,向老人介绍近期发生的典型诈骗案例,帮助老人识别“电话中奖”“免费旅游”“低价保健品”等常见骗局,提醒老人要时刻保护好个人信息,对陌生来电和短信保持高度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牢牢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下一步,双桐路社区将不断创新、丰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持续增强宣传渗透力,以多种多样“走新”更“走心”的反诈宣传方式,使反诈知识走到群众身边、走到百姓心里,融入群众的生活,切实提高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鉴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讯员 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