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文明办发布了2025年3月份“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
董正、王佳运、张宇、李建超唐山市丰南区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警务辅助人员
李小新唐山市迁西县新集镇河东寨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
李燕梅唐山市路南区永红桥街道建国楼社区居民
张鑫北京唐山大厦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李刚唐山遵化市城管局执法二中队中队长
付淑慧唐山市青少年宫办公室主任、党支部组宣委员
侯俊利唐山市曹妃甸区暖通热力有限公司南区供热站站长
付彪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唐山港集团港机公司维修工人
宋双军唐山市丰南一中英语教师
汪鹏跃唐山市玉田县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
唐山市2025年3月份
“月评学雷锋十佳事迹”
董正、王佳运、张宇、李建超:晚高峰合力守护平安路
2025年2月26日晚高峰时段,唐山市丰南区荣华桥十字路口上演暖心救援。18时30分,一辆载客大巴突发机械故障抛锚在车流中,后方近百米车辆瞬间滞流。执勤交警董正、王佳运发现险情后,立即化身“人形红绿灯”疏导车流,同时紧急呼叫附近正在巡逻的张宇、李建超驰援。四名交警在零下3℃的寒风中组成“推车突击队”,形成“人肉千斤顶”肩抵车尾合力推动十余吨重的大巴车缓慢挪移,十五分钟将车辆安全推移八十余米至辅路。当最后一位交警的荧光肩章隐入车流,拥堵路段已恢复畅通。这场“教科书式”应急处理被市民拍下视频广为流传,“关键时刻还得看交警”“寒冬里的荧光绿最安心”等暖心评论刷屏网络。四位交警用肩扛手推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路堵心不堵”的为民情怀。
小新:发展栗蘑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美名传
唐山市迁西县新集镇河东寨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李小新带领村民致富,早年联系制衣厂手工缝制羊绒大衣,解决村民三十多人就业,每人月增收一千二百元。为了让村民在家门口赚上钱,她创办了绢花加工厂,累计带动全镇二百余人从事家庭手工绢花制作,还带头成立迁西县鑫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投资四十万元建设菌袋加工和栽植基地,吸纳社员二百多户,壮大合作社实体。为了扩大经营,她累计投资三百万元成立了迁西县拥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积极解决周边村民劳动就业问题,带领群众共同增收。十几年来,从简单的手工业到种植业,再到今天的栗蘑产业化基地,她一直不懈探索、砥砺前行,发展农村经济、培育现代产业,成为十里八村知名的致富能手和带头人。
李燕梅:用孝道阐释善美好家风
唐山市路南区永红桥街道建国楼社区居民李燕梅二十余年来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公公,以质朴真情践行孝老美德,用实际行动弘扬孝善家风。面对生活无法自理的公公,她与丈夫共同扛起家庭重担,每日黎明起床变着花样制作容易消化的营养餐食,耐心细致地一勺一勺喂给老人;为预防老人得褥疮,她不分昼夜定时帮老人翻身护理,八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老人言语不清,她守在床前倾听,细语为老人解闷宽心。她将卧室改造成护理间,每晚设置三次闹铃查看老人状态,用三千多个日夜的真情守护诠释着“久病床前有孝媳”的佳话。她用平凡坚守书写着孝亲敬老的时代答卷,以孝行善举带动社区形成良好家风,成为街坊邻里交口称赞的榜样。
张鑫:敬业奉献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北京唐山大厦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鑫始终以酒店为家,无论是繁忙的接待工作还是琐碎的管理都事必躬亲、严格把关。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组织酒店员工慰问孤寡老人、残疾人等,逢年过节前往福利院和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慰问。他倡导绿色酒店理念,推行节能减排措施,要求采用节能灯具、节水设备,鼓励员工节约用水、用电,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向客人宣传环保知识和理念,积极参与社会环保公益活动。在他的倡导下,酒店成立环保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的文化、教育和公益活动,组织员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传承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李刚:情系百姓无私奉献获“街巷管家”美誉
唐山遵化市城管局执法二中队中队长李刚多年扎根一线,以点滴善举践行忠诚担当,被百姓誉为既讲原则又有温度的“街巷管家”。在日常巡查中,他在寒冬腊月跪地救助晕倒市民、自费购买八旬菜农滞销蔬菜、用点滴温情化解城市管理难题,大年初一仍带队坚守岗位清扫街道,被网友赞为“最暖城管队长”。2025年3月11日遵化人民医院附近一辆小轿车发生自燃冒出滚滚浓烟,巡查中的李刚紧急疏散周围群众、联系消防救援,不顾自身安危拎起灭火器奔向着火车辆持续喷射干粉灭火,仅用三分钟成功化解险情,他英勇果敢的挺身而出和教科书式的应急处置被河北日报宣传报道。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城管人忠诚为民的初心本色。
付淑慧:用汗水播种公益火种
唐山市青少年宫办公室主任、党支部组宣委员付淑慧乐于助人,躬身青少年公益事业十余载,以“志愿微光”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她提出的“招募-培训-督导”全链条机制累计为唐山国际马拉松、世园会、省园博会等多场活动组建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积极打造标准化服务体系,助力“微笑唐山”城市名片更加亮丽。她将公益火种播撒向基层,参加“流动少年宫”城乡联动计划,先后带领党员教师深入偏远乡村二十余次,为百余名留守儿童定制科学实验、美育课堂、心理辅导等特色课程,捐赠书籍几千册,用智慧与温情架起城乡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桥梁。她还积极参与社区敬老服务和文明宣讲志愿活动,以躬身实践诠释着“最美的青春是奉献”的誓言。
侯俊利:用寒冬里的坚守温暖千家万户
唐山市曹妃甸区暖通热力有限公司南区供热站站长侯俊利自从业以来深研专业技术,成长为行业骨干。在城区供热管网注水期间,他发现一次线压力异常,连夜徒步十余公里排查后锁定漏点。面对深埋地下六米的破损管网,他毫不犹豫带头跳入基坑立即指挥抢修,协调铺设新管线、焊接堵漏,每日在严寒中坚守十几个小时,连续奋战了八个昼夜,最终在供暖前完成了修复,保障了城区数万居民如期用暖。侯俊利凭借精湛的施工技术和“急难任务冲在前”的担当精神,践行了“守护民生温度”的供热人使命。
付彪:辛勤耕耘守护蔚蓝海
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唐山港集团港机公司维修工人付彪2019年发起成立海洋环保志愿团队,大胆开创“科研+实践”的全新模式。自2019年创立海洋环保志愿团队起,他用执着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守护着海岸线,创新推出“生态净滩+”模式,将垃圾分类教学、海洋微塑料研究融入志愿活动,联合多家企业每年九月举办大型净滩活动,每次参与人数百余人,累计处理海洋垃圾十余吨。他带领团队打造“海洋保护课程体系”,在曹妃甸实验小学开展课程讲解,覆盖师生三百余人,还开发“移动环保课堂”,通过社区环保展板展示、公园生态涂鸦、宣传画册发放等形式将环保知识带到群众身边。他首创大学生海洋保护课程“翻转课堂”项目,成功培育了五十余名返乡学子成为环保宣讲员,为海洋保护事业注入新鲜血液,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零废弃海岸线”的民间守护者。
宋双军:坚守师者使命精心育桃李
唐山市丰南一中英语教师宋双军从教三十八年默默耕耘教学沃土,教学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生活中关爱学生更是无微不至。一次有一学生突发疾病呼吸困难,待救护车到来后他立即背其下楼,到医院后一直陪护直至学生脱离危险。以奉献熔铸师魂、用匠心立德树人,宋双军将课堂打造成为学生成长的“能量场”,培养学生近六千人,学生杨鹏举在上海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李立涛在宁波城市建设领域成绩显著,很多学生在各行各业取得优异成绩。他先后荣获省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汪鹏跃:妙手仁心守护群众健康
唐山市玉田县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汪鹏跃身体力行、努力救治每一位患者。他接诊时总是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精细诊断,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一次,一胸痛患者突然丧失意识,当时正在下班途中的他得知后立刻赶回医院,争分夺秒反复为患者进行电除颤、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随后迅速开展急诊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2022年他临危受命担任玉田县援疆医疗队队长,在新疆巴州库尔勒市,他用精湛的医术和无畏的勇气圆满完成了医疗援助任务。他还探索创新技术,在县域医疗机构率先开展并推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自制的桡动脉穿刺敷料包扎止血、远桡动脉穿刺及包扎技术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