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历时9天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在北京圆满落幕。这场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的全球电影盛会,吸引了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长片报名参赛,创下历史新高。作为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120周年的重要献礼,本届北影节以“天坛奖”主竞赛单元为核心,融合创新活动与多元文化,为全球影迷与行业人士呈现了一场光影交织的盛宴。


光影盛宴:国际交融与本土探索

本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入围影片共15部,其中国外影片12部、国内影片3部,包括中国影片《好好的》《如意饭店》《大风杀》等。评委会主席由著名导演姜文领衔,评委阵容涵盖陈冲、大卫·叶茨等国际影人,彰显了电影节“对话全球”的格局。开幕式中,故宫藻井元素与万花筒意象结合的主海报,以“启明星”寓意电影艺术对梦想的指引,成为视觉符号的经典诠释。

电影节期间,首次推出的“北京电影生活节”通过“跟着电影品美食”“电影文创嘉年华”等活动,将电影文化延伸至城市街头,推动“票根经济”与文旅融合。展映单元既有经典修复影片重现银幕,也有VR技术与传统叙事结合的实验作品,展现了电影艺术的边界突破。闭幕式上,土耳其影片《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斩获最佳影片,中国导演凭借《如意饭店》摘得最佳艺术贡献奖,为这场光影盛宴画上句点。

跨界与未来:公益实践与行业突破

在闭幕式颁奖典礼上,文化出品人、主持人陈嘉淇女士因其发起的“小白杨计划”公益行动及十余年深耕山区教育实践的卓越贡献,荣膺“跨界先锋”殊荣。自2018年启动以来,“小白杨计划”累计为广西、陕西等地的乡村儿童捐赠超百万元物资,并通过艺术教育助力留守儿童成长。陈嘉淇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教育乃文明薪火相传之本,跨界实为文化生生不息之道。”


电影节同期举办的多场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与电影工业化”“人工智能与创作边界”等议题,行业签约金额超50亿元,涵盖科幻、动画等类型。富士康首席数字官史喆、青年创业者伦雯靖等行业先锋分享了数字化与AI技术对电影产业的赋能案例,凸显中国电影产业的全球吸引力。

十五年风雨兼程,北影节已成为中国电影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正如组委会所言:“电影是跨越语言的文明密码,而北京,正是这密码的书写者与传递者。”未来,这座“电影起点之城”将继续以开放之姿,见证光影艺术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