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谢莹洁

当95后西点师复刻出埃菲尔铁塔造型面包——这届年轻人正在用“硬核技能”重新定义“手艺”的边界。

在武汉的春日里,4月21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开营,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吸引了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以及港澳台地区选手代表、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优秀学生代表、媒体记者等140余人参加。

本届技能营不仅是一次技能人才的“巅峰聚会”,更折射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中,青年技能人才如何成为“破壁者”的深层逻辑。

技艺融合,传承匠心

此次技能营安排内容丰富,营员们赴武汉、咸宁、荆州、恩施等地开展实地考察。参观产业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访研学非遗工坊及集训基地,考察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演了一场“跨界技能的交融大秀”。

技艺传承 楚艺复兴。4月24日上午,技能营踏足全省规模最大的民间工艺盛会——湖北省第四届民间工艺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漆艺赛项湖北省选拔赛现场(简称“两赛”),零距离领略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大赛设置漆艺、草竹编、刺绣、木雕、根雕、泥塑、陶艺七大竞赛项目。来自湖北17个市州的266名能工巧匠报名参赛,既有年过半百的非遗传承人,也有“00后”新生代匠人,年轻选手占比达40%,展现出湖北民间工艺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 。在“两赛”赛场上,非遗传承人与工艺大师展开了一场指尖上的精彩对决。选手们全神贯注,刻刀轻盈旋转,针线灵动飞舞,一件件作品逐渐展现出迷人的神韵。从精微的根雕到恢宏的木作,传统技艺在赛场上焕发新生。

青年技能营走进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特别设置了楚式漆器、斫琴技艺、磨鹰风筝、淡水贝雕四大体验区。大家集体观摩与交流的非遗文化研学,通过观摩非遗技艺、对话工艺大师,深刻感受到荆州楚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匠人匠心的重要使命。

山一程,水一程,一城山水在恩施。营员们走进恩施“恩施玉露”博物馆和宣恩伍家台贡茶基地、彭家寨“中国土家泛博物馆”、恩施土家女儿城等地,实地感受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发展和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并与恩施茶艺师、西兰卡普织锦师等技能大师进行交流。

国之重器,始于匠心,惟匠心以致,通过一系列的实地参观、交流、研学全方位的感受,可以深切的领悟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

技能改变人生,技能成就梦想

4月24日下午,技能营同期举办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先进事迹报告会。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国青年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的成就及全球影响力,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创造世界,技能成就未来。当前,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一支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精湛技艺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能更好地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成长、成才、实现价值的发展空间。”“2024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法国里昂举办,我国派出68名选手参加全部了59个项目的比赛,获得了36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和8个优胜奖,连续4届位居金牌榜、团体总分第一。59个项目中,有57个项目的66名选手获奖,获奖比例达到97.1%;42名选手获得金牌,金牌比例达到61.8%,实现了我国在“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上的多项新突破。”

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极大促进了我国技能人才事业发展。大幅提升我国在国际技能领域的影响力、全面带动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世赛参赛工作促进我国技能竞赛工作全面发展、为技能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次报告会上,5名来自不同领域的获奖选手和一名湖北工匠依次登台,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技能改变人生”的励志故事。当技能青年在车间调试价值千万的精密机床,在非遗工坊用现代技术激活古老技艺时,他们正在打破“技能=低端”的刻板印象。通过金牌选手的榜样力量,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学门技术,才有出路。”来自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黄波林,在第47届里昂世赛上,获得了精细木工项目金牌。作为新时代技工院校的一员,他想要做心中有梦、手上有招、肩上有责的新时代技能青年,努力争当中华民族大厦的坚强基石,“每个工艺都有门道,都需要长年累月的锤炼。单是砂纸打磨,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砂纸与木头间的摩擦,不仅磨平了木头的毛刺,更磨砺了我的心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自山东聊城的杨绍辉,在2024年3代表中国出征里昂的资格。汽车技术项目是世赛中战线最长、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比赛为期四天,涵盖八大模块。技术比拼之外,更是对心理与意志的极限挑战。他以781的高分摘得金牌,领先第二名34分。杨绍辉说:“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技能报国”的意义——所有的坚持,终将有回报。”从曾经那个迷茫的少年,到如今的技术青年,都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杨绍辉相信,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每一位愿意拼搏的人,都能在技能的世界里,书写属于自己的 “飞驰人生”。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

此次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年技能人才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也为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技能人才推动着各行业的发展,在制造业,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在服务业,提升了服务标准与质量;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创新潮流,成为国家持续发展、屹立于世界舞台的关键人力资源支撑。

中国青年技能营作为国家级技能人才交流平台,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传播“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理念,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实地考察、开展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展示青年技能人才风采,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激励青年学习技能、投身技能,走技能就业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随着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手上有绝活,心中有家国”的技能英雄。

正如营员代表陈默在分享中所说:“我们不是‘蓝领’或‘白领’,而是‘金领’——掌握核心技能的领军者。”技能营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青年技能人才“破圈”的新起点。(思维财经出品)■

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