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将至,和身心一样,味蕾同样期待一场惬意的旅行。 迪奥咖啡馆(CAFÉ DIOR BY ANNE-SOPHIE PIC)于上海前滩太古里焕新启幕,带来一场高级订制与美食匠艺的诗意邂逅。藤格纹、蝴蝶结、纽扣、罗盘玫瑰……蒙田大道三十号所承载的传奇故事,在米其林三星主厨安娜-索菲·皮克(ANNE-SOPHIE PIC)打造的味蕾盛宴中再次回溯。
坐落于上海前滩太古里的迪奥咖啡馆,如繁华都市中一处充满法式风情的花园庭院,不仅延续了迪奥的法式优雅基因,更以艺术化的设计与跨界融合的味觉体验,成为奢华生活方式的标志性场所。
漫步于此,深邃的宝蓝主色调营造静谧优雅的氛围,别出心裁的内部陈设以及各处细节无不彰显迪奥标志性元素,从法国艺术家GUY LIMONE之手的平面艺术臻品,到店内的黑白千鸟格纹椅子与方枕,都在娓娓讲述品牌经典传承。
位于上海前滩太古里的迪奥咖啡馆 © Yoga
落座餐桌一席,映入眼前的便是精致隽永的DIOR MAISON系列餐具,不管是色彩斑斓的藤格纹路玻璃水杯、金属藤格纹路的镌刻刀叉,还是Miss Dior Cannage 系列的经典八边形(致敬CHRISTIAN DIOR先生的幸运数字八)餐碟,都与这方空间相得益彰。如今,主厨安娜-索菲·皮克深受克里斯汀·迪奥的传奇人生及其“梦之殿堂”的启发,她自迪奥典藏中撷取灵感,创制典雅别致的珍馐美馔,展现品牌深厚传承与个性风范。
从标志性藤格纹图案、高级订制蝴蝶结,到掀起时尚革命的“新风貌”(NEW LOOK)佳作和“朱诺”(JUNON)礼服裙,这些品牌经典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开胃小食。主菜的灵感则源自经典的椭圆造型,回溯蒙田大道三十号所承载的传奇故事,以主厨钟爱的馥郁风味组合缔造味蕾盛宴。她用一道道意蕴丰富的可口美味,致敬其祖父安德烈·皮克(ANDRÉ PIC)的经典名馔和《手工制作的大餐》(LA CUISINE COUSU-MAIN),此书汇集了克里斯汀·迪奥挚爱的菜谱。精选甜品妙意重现迪奥经典符号,将格兰维尔玫瑰、茹伊印花、纽扣及罗盘玫瑰等幻化为艺术臻品,展现了高级订制世界的典雅与卓越。
© MATHILDE HILEY
当我们走近安娜-索菲·皮克,会发现这位法国唯一获得米其林三星的女性厨师如同一位“美食造梦者”,她从遇见的人和事物,以及各类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将之注入自己的烹饪理念中。丰盈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坚韧的性格,她通过美食探索新的天地,在风味宇宙里想象广阔世界。
何以“食”光
安娜-索菲·皮克出生在法国里昂南部一个坡地小镇德龙县,自幼便与美食如影随形。她小小的身影奔跑在曾祖母自1889年经营的L'Auberge du Pin餐厅楼上,家乡罗讷河流域著名的美食美酒、香甜的水果,也带来厨师后代感官上对美食的天性体察。1934年,祖父为更名为Maison Pic的餐厅摘下当时法国仅有五家的米其林三星殊荣,即便上世纪50年代降为一星,却也而后随着父亲的努力于1973年重新夺回三星。
© Maison Pic
成长路上,安娜-索菲·皮克看着两代人不懈的坚守,却踮起脚尖,想去一窥别样的世界。她奔赴巴黎就读商校,也学习国际侍酒师认证课程,毕业后,孤身一人前往陌生的美国和日本,探索并积累着异国文化,然后她再度返回巴黎、进入法国奢侈品牌圣罗兰的营销部门。那时,哥哥正决定不再担任家族餐厅的厨师,几代人的心血急需一个接班人。随着不同洲际、国家的旅途与见闻,安娜-索菲·皮克早已理解了烹饪在严肃、精确之余,也是享受的源泉,那些在日本生活时见过的匠人、品尝过的菜肴,也投映着厨师工作所能够创造的爱与美。
1992年,安娜-索菲·皮克返回家乡和家族餐厅,在父亲欣喜落泪、欢迎她回归的喜悦中,留在父亲身边学厨。那三个月,却意外地成为了父亲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那对看过浩瀚世界后生长出的坚韧翅膀,引领她重新飞回餐饮世界,原来一直在追寻的终生事业与梦想,从来都近在眼前。失去父亲以后,家族餐厅失去米其林第三颗星的打击也接踵而至。自那一刻起,重新获得那颗星星,便成为安娜-索菲·皮克肩上的使命。
在当时仍以男性主导的厨房天地里,这里也被安娜-索菲·皮克戏称为“地狱”。从后厨学徒到前厅的接待员,从失去父亲的小女儿到餐厅的新任老板,太多挑战和挫折压到她身上。一次次擦干眼泪,她用笨拙且艰难的方式训练自己的味觉和嗅觉,终于凭借非专业出身的创作灵感,不断推陈出新精妙的菜品,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安娜-索菲·皮克与她的厨师团队 © LAORA QUEYRAS
十年后,在安娜-索菲·皮克的掌舵下,2007年餐厅终于重夺米其林三星的荣耀。回头看向来时路,她深知女性身份在厨师行业要面对多少艰难险阻,于是,她改变了后厨的管理模式。带着占比80%女性的团队,以冷静、专业的态度,成熟地思考、提升技术、把控细节。在《Country & Town house》去年的采访里,她曾说道:“我竭力于向我的厨师团队强调团结的意识,以此才能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茁壮成长。”安娜-索菲·皮克打破了餐厅后厨属于男人们的刻板印象,引领和她一样的女将们不被限制、不被约束,在厨房这一探索快乐和无限可能的空间里,放下性别对立,只是创造并享受美食,在氤氲香气中自在发光。
风味妙趣
如今,位于家乡德龙县首府瓦朗斯(Valence)的一栋古董商宅邸里,由安娜-索菲·皮克掌舵的Pic Valence餐厅花团锦簇、细腻也热烈。来自全世界的美食爱好者专程奔赴于此,感受安娜-索菲·皮克的美食哲学。
在谈到创作美食的核心理念时,安娜-索菲·皮克是这样说的:“我一直以‘浸润’(法语:L’Imprégnation)作为核心哲学,以芳香基调为起点。”腌渍、烟熏、浸泡等技术,都能令香味编织出微妙的平衡,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在餐品设计中,她也因地制宜,凭借法国多种多样蔬菜的种植,将自己喜欢的甜菜通过色彩、质地、味道融入烹饪中,并善用被人们遗忘的芜菁等农产品、花园里玫瑰天竺葵等芳香植物,寻找并驯服各种味道。
© LAORA QUEYRAS
秉承着对质朴单纯风味的喜好,安娜-索菲·皮克相信食物本味能通过相互搭配而激荡出新彩。于是,一场味觉游戏就此展开,凭借对苦味的热爱,安娜-索菲·皮克会以咖啡调味,增加复杂多变的韵味,也试着将烟味融合到甜品的树莓中,在意想不到的风味融合间诠释与众不同的创意。
大概是因为自学成才、自成一派的闯荡与探索,安娜-索菲·皮克所设计的菜肴,往往都不被约束,而是自在呈现着自我的表达。在她心里,风味如同一个专属游乐场,可以尽情驰骋其中,创造新的乐趣。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生命,所以,食客品尝的每一口,味觉都应该感知到层叠变化,像一条具有起承转折的线,高低错落,惊喜无限。
© LAORA QUEYRAS / © MATHILDE HILEY
从效仿父亲到突出女性身份自我价值的路上,安娜-索菲·皮克捕捉着味觉中强烈的美感,带着由父亲及前任主厨沿袭而来的烹饪技法与解读,不断改变着食材与烹饪方式,将与生俱来的敏感发扬成引以为傲的优势,一如与迪奥的多次合作,安娜-索菲·皮克带着女主厨充满感性的共鸣,将迪奥咖啡馆的菜单视为聚光灯下的舞台,在法餐精湛格调的衬托下,令每款甜品与菜肴都具有充满创意的表达,呼应着迪奥服饰的线条与形态,令美感得以被品尝。
在一众行业内或时尚类杂志采访中,她恬静、清瘦的模样,像极了轻盈温柔的舞者,却有种从内向外不断延展的力量。“对我来说,烹饪是一种激情,并通过食物和人的联结,成为一种创造情感、铭刻记忆的方式。”在《Hospitality news》的报道里,她曾聊起充满深厚情感的烹饪初心,这也激活了不断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在不同的身份间,她切换自若,是创意无限的美食艺术家,是具有创造力的母亲,也是充满无限可能的自己。
寻味而行
© LAORA QUEYRAS
有着法国人骨子的优雅、浪漫,聊起厨房里的这些年,安娜-索菲·皮克总是感激着大自然的灵感馈赠。无论是家乡的山水、旅行的见闻,还是对各地风土的探索、取材自天地万物的色彩、形态、多样性,都反哺、滋养她那颗丰盈、敏锐的内心。所到之处,她喜欢和新的食材供应商、菜农或渔夫聊天,了解行情的资讯、每道食材背后的故事。她喜欢和不同行业的手工艺匠人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在不同文化的激荡下拓展无边的想象。正如她在英国餐饮杂志《Supper》的采访中所说的那样:“保持对世界开放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获取新的资讯,不会故步自封。”
安娜-索菲·皮克深知过往历史中法餐的丰富、传统,也希望通过更具现代气息的烹饪方法,结合女性视角所赋予的敏锐、雅致、柔美,为传统法式料理带来不断前行、更为细腻的表达。在通往世界的路上,她从巴黎获得米其林一星的La Dame de Pic,到伦敦、新加坡的Dame de Pic, 从2023年与迪奥合作在大阪开设迪奥咖啡馆,到2024年末东京、成都先后揭幕的新馆,再到如今的上海前滩太古里,身披历史上第四位获得米其林三星殊荣女主厨的光环,安娜-索菲·皮克用餐桌作为舞台,上演着一出出精彩大幕。
此前于成都揭幕的迪奥咖啡馆(CAFÉ DIOR BY ANNE-SOPHIE PIC)© 马荣博
当迪奥在中国揭幕全新的迪奥咖啡馆,对安娜-索菲·皮克而言,这不仅成为一次跨文化的交流,也终于得以令自己带着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开启新的创作。她说:“克里斯汀·迪奥作为女性理想的缔造者,以优雅且大胆的线条塑造女性之美,而我作为女性主厨,也能借由迪奥咖啡馆,融合当地美食文化,诠释法式工艺的优雅与精致。”
带着对博大精深中国美食文化的迷恋,她在自己的菜品中运用闻名世界的四川花椒,以辛香和层次感带来味觉的张力。同时,中国茶也是她的心头好,她提到,乌龙茶与红茶的香气曾陪伴她度过许多曼妙的时刻,于是,对茶品的选择,她也毫不犹豫选择了自己心仪的桐木红茶,并解释道:“它的风味非常浓郁,让我联想到中国多变的地理风貌。对我来说,成都的香料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就像茶一样,层层递进、耐人寻味。”
ANNE-SOPHIE PIC © LAORA QUEYRAS
安娜-索菲·皮克在其个人网站这样写道:“对我来说,将不同世界通过美食和创作进行相融,并以此丰富烹饪和我构思菜肴的方式,这非常重要。”她用旅途、交谈、阅读、感受,开启一场场无声的对话,然后,料理成为响彻世界的回音,凝结视觉美感与在地风味,也记录着铿锵有力守正创新的心声。
安娜-索菲·皮克
ANNE-SOPHIE PIC
Q:从法国国宴到米其林星级餐厅,你的美食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你希望你的食客在这些美食中感受到什么?
对我来说,我希望食客在品尝我所呈现的美食时,会获得层层递进的独特味觉体验,带着芳香基调和食材的风味,让风味在品尝过程中缓缓展开、逐渐变化。
Q:能否和我们聊聊你与迪奥跨界合作迪奥咖啡馆的渊源吗?
小时候,我曾梦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这也令我在和迪奥的合作中终于得偿所愿,将美食与高级时装进行连接。我相信,高端美食和高级订制时装在审美和细节的关注上是有一定共通之处的。所以,当我通过美食来表达迪奥服饰的线条与形态时,每一道菜肴也都向高级订制时装致敬,并通过色彩搭配、细节雕琢、创造力的交融,打造独一无二、视觉美感和风味兼具的美食体验。
Q:你是如何运用迪奥品牌的经典元素呢?能否为我们分享几款特色的餐点以及背后的设计理念?
这一次,在巴黎Dior Heritag前负责人Soïzic Pfaff的陪同下,我深入探索了迪奥的历史与档案,并由此构思出一系列围绕迪奥标志性元素椭圆造型所展开的创意主菜。其中,“高级订制”版的法式三明治“缪斯米萨”带有豹纹印花,致敬克里斯汀·迪奥的缪斯兼挚友Mizza Bricard,由烟熏香草白酱和松露风味火腿制成。此外,另一道有着藤格纹这一标志性元素的“藤格纹”前菜,则是将脆薄的奶酪饼轻轻覆盖在一碗创新的洋葱汤上,搭配粉红胡椒调味的奶油,不仅提升了口感的层次,也让经典的法式风味焕发出全新的现代气息。
Q:众所周知,你在设计餐品时,也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怀与旅途记忆。这次是否有哪道餐品也有着特别的故事或心意呢?
当然。这一次,我创作了一道以海鳌虾为馅料制作的抹茶意式饺包“蝴蝶结”,形状选择了克里斯汀·迪奥所珍视的高级订制蝴蝶结。这道菜的灵感来源于我们在瓦朗斯的米其林餐厅所供应的一款抹茶糖果,同时向我家乡德龙(Drôme)地区的传统美食致敬,希望这道菜品在中国呈现时,也能产生跨越时间和距离的交流。
Q:如今,咖啡馆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象征,融合了时尚、潮流、艺术和文学等元素。你喜欢咖啡馆吗?你心目中理想的咖啡馆是什么样的?
当然!作为茶和咖啡的爱好者,我非常喜欢这些充满交流氛围的空间。巴黎的Café de Flore曾是诗人、哲学家和文学家交流的场所,它完美诠释了思想碰撞与文化交融的魅力。因此,我们也想打造这样一个迪奥咖啡馆,融合了优雅、文化与美食的独特氛围。
监制
撰文
部分摄影
图片提供
Carrie Cao
Luzy
韩小暖、Luzy
Yoga
D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