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冷战期间内部氛围极为压抑的韩国军队里,人际关系非常地紧张和复杂,一丁点小矛盾都可能会引发人命关天的流血冲突,笔者这次要介绍的1962年一等兵崔永吾持枪打死两名战友事件,起因就是他的情书被战友多次偷偷拆开围观。

崔永吾(최영오),1938年出生于首尔麻浦区阿岘洞一户贫民单亲家庭,是家中六姐弟的老末,为了能让从小就品学兼优的小儿子考上大学,崔永吾的母亲卖掉了家里的房子,20年如一日靠在街上做小买卖赚得的微薄收入省吃俭用,懂事的崔永吾也不负妈妈的期待,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读书,终于考上了韩国三大名校之一的汉城大学天文气象学系,成为家里未来唯一的希望。



崔永吾事件的新闻报道

1961年8月1日,在读到大四的时候,崔永吾作为步兵被征召入伍,并被分配到陆军第15师团机动内务中队,军衔是一等兵。当时,像他这样的大学高材生,只需要服役1年零6个月就可以办理退伍。

崔一等兵有一个从入伍前就开始交往的女朋友张某,两人已经秘密交往了两年,对方比他小一岁。入伍前,两人经常在山上、田野里和校园里谈情说爱,并经常互通情书倾诉衷肠。在情书里,张某每次都会把崔一等兵亲切地叫作“雅云(아로운)”,这一叫法取自当时很火的一部韩国爱情战争电影《玄海滩知道了》(현해탄은 알고 있다),影片主要讲述二战末期一个在日本军队服役的韩国青年和一名日本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眼看崔一等兵不断收到来自汉城的陌生女人的信件,与他在同一中队行政班工作的兵长郑某某(22岁)和上等兵高某某(24岁)开始好奇起来,他俩于是经常偷偷拆开张某写给崔一等兵的信,总计拆封了多达12封,并在拆封后把信再转交给崔一等兵。

崔一等兵每次接过信,脸上都感到火辣辣的,因为信中写了很多恋人想念他的隐秘的爱情表达话语,一想到这些话语被别人看到了,他就感到又害羞又生气。而郑兵长和高上等兵不但不觉得自己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是错误的做法,还经常在其他战友面前故意说道:“亲爱的永吾,我想你了,整晚都睡不着觉呢!”每到这时,崔一等兵都会火冒三丈,要求那两个家伙向他道歉,但对方却总是以“看你态度有些傲慢”为理由把他揍了一顿。

1962年7月4日,崔一等兵找到中队长打小报告,称“士兵们有随意拆封私人信件的行为,请予以纠正”,还算有些负责的中队长于是叫上郑兵长和高上等兵,要求他们要注意此事,以后不要再这么做了。虽说有了中队长的调停,但崔一等兵对两名战友的怨恨却没有完全消失,对方因为他打小报告的事情,也一直对他怀恨在心。

1962年7月8日中午12时35分许,第15师团全体官兵正聚集在师团司令部练兵场,观看文艺兵的慰问演出,郑兵长和高上等兵也都并排站在内务班前的升旗台上,专心致志地看着表演。余怒未消的崔一等兵见时机已到,立即跑进无人看管的内务班弹药库,拿起一支美制M-1半自动步枪并装填了八发子弹。他随后回到练兵场,将郑兵长当场四枪打死,随后又连开三枪打死了高上等兵。



崔永吾在汉城的一贫如洗的家

酿下如此大祸后,崔一等兵也想一枪结果了生命,但随即被其他官兵控制住,并随后因“杀害上级罪”被提交军事法庭审判。8月3日,陆军普通军事法庭经审理后,宣布判处崔一等兵死刑,但崔一等兵似乎不想就这样就范,他在法庭上辩解道:“郑兵长和高上等兵十二次拆开我的私人信件,用难以启齿的侮辱性语言嘲笑我,我实在无法忍受被他们用这样丑陋的语言戏弄。”虽说进行了两次上诉,但陆军高等军事法院和大法院均决定维持原判。

崔一等兵事件曝光到社会上后,因为是汉城大学的高材生,所以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不光是他的校友和老师们,连社会各阶层都纷纷动员起来,向韩国政府请愿免除其死刑,但最终也都没有成功。在被处决前夕,崔一等兵的哥哥崔英秀探视了弟弟,崔一等兵说:“下次探视时请把妈妈和侄子带来。”结果还没等他妈妈赶来见面,崔一等兵就被执行了死刑。

1963年3月18日,天上正下着毛毛春雨,崔一等兵在当日下午2点40分被押赴汉城郊区的刑场,负责行刑的宪兵坐了5辆吉普车之多,此外还有2辆救护车跟随到现场。抵达刑场后,崔一等兵和其他4名因其他罪行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一起,戴着手铐依次下车,15名宪兵把他们紧紧捆绑在刑场上的5根柱子上,其中崔一等兵被绑在左边。

随军牧师在现场完成祈祷后,问崔一等兵:“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崔一等兵说:“我只是祈求独居的母亲能身体健康,其他家人也都身体健康,也想向剩下的朋友(对狱警,可能是指同一个牢房的其他犯人)问好。这是我最后的请求。”

随后,法务官也站出来,允许崔一等兵做最后的陈述。崔一等兵说:“那么最后,我想摘掉胸前的囚犯号码,只戴着名牌去死。”

法务官接受了这个请求,崔一等兵又说道:“我希望通过我的死亡,能促使我们的军队成为保障个人权利免受官僚主义侵害的民主军队。同时也向曾为救我而努力的各位老师和亲友表示深深的感谢。”



李淑子自尽的新闻报道

被执行死刑后,韩国政府又宣布,将崔一等兵被降级为训练兵,相反,被他打死的郑兵长和高上兵却分别被追授为下士和兵长军衔,并被安葬在只有为国牺牲的军人才能下葬的国立墓地。

崔一等兵被判处死刑后,一直为救他而夜以继日地到处奔走的61岁老母亲李淑子(이숙자)自然万分悲痛,连饭都吃不下了,她哭诉道:“这孩子,是要用我的命来换啊……他是我的唯一希望,听长子说他马上要死了,如果永吾真的死了,我也会跟着去的。”

3月18日下午4时30分,汉城监狱向崔一等兵家中发去一封电报,内容是“19日下午5点之前来领尸体”,晚上7点,在外面干完活后回到家的李淑子得到这条消息后,一瞬间立即瘫倒在房间里,她随后又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说:“现在一切都安顿好了,大家都出去吧。”说完就把来安慰她的邻居们都赶走了。

晚上10点40分,李淑子独自拄着拐杖,穿着毛线鞋偷偷离开了家,正在另一房间里睡觉的崔英秀过了好一会才发现母亲已经出门,赶紧发动其他家人和邻居们去找她。大家一直找到晚上12点,走到麻浦区电车终点站附近的崔一等兵大姐崔英爱突然听到了母亲高喊着“永吾、永吾”的哭声,声音是从车站外面的汉江边峭壁上传来的。

崔英急急忙忙地跑上高20多米的汉江边峭壁去寻找,但只是听到了母亲的一声“永吾”的悲鸣,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距离汉江江边仅1米左右的地方,大家又发现了母亲的拐杖和毛线鞋,看来这位悲伤的母亲已经跳进汉江自尽,与她的小儿子一起逝世在了同一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