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保障群众饮食安全,近期,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力量,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集中整治行动。
“三个行动”一体推进,防范生产制假。隐患排查堵漏洞。摸清全区312家食品生产小作坊最新最全主体数据、行业现状和风险隐患,靶向施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诉求起底护民生。深入了解食品小作坊的经营现状和发展需求,建立3张诉求清单、责任清单、处置清单。服务提升促发展。开展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培训,培养“明白人”;统筹食品安全专家、监管人员组建“帮帮团”,处理小作坊经营诉求;筛选并打造相同类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打造食品小作坊“领头雁”。
“三个销售”一网通查,整治流通售假。紧盯“保健会销”。建立“群众举报—网格摸排—快速执法”响应机制,整治将普通食品包装成“特效保健品”高价兜售违法行为,取缔欺骗误导消费的会销点2个。紧盯“产品展销”。与乡镇、社区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参与农村展销会备案申请、资料审查,主动开展风险检查、现场指导,严防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等流入展销会场。紧盯“三无倾销”。通过“现场查验+台账倒查”方式,以农村小超市、小卖部、流动摊贩为重点对象,全面核查食品经营资质、进货票据及台账记录,重点排查来源不明、标识不清的“三无食品”及过期变质食品,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6件。
“三个宣传”一盘通讲,推动全民治假。提升群众意识入户讲。组织包保干部“进企业”、扶贫干部“进村社”、食安跑手“进市场”,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发放《农村食品安全手册》1200余份,张贴“识假辨假”宣传画100张,着力提升农村群众识假辨劣能力。紧盯职业打假当面讲。结合“标签瑕疵”“过期食品赔偿”等典型案例,组织食品经营者专题培训会2场,提升农村商户和企业法律意识。清江镇实行职业打假“专人对接+快查快处”,协助涉诉商户妥善处理争议4起,帮助商户挽回不合理索赔2000元。突出问题约谈集中讲。对5家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标签标识不规范、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问题的经营户开展集体约谈,督促经营主体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杜绝销售“三无”、过期、“山寨”食品等行为。(洪小敏 杨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