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深入推进爱国卫生月活动,提升城市“颜值”与“气质”,通化市按照“培树新风尚 文明月月行”城市文明建设活动4月环境卫生提升月主题安排,上下联动、多措并举,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维护、市容秩序优化、文明新风倡导等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为打造宜居、文明、和谐的山城注入强劲动能。
全域联动,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
通化市以“爱国卫生月”为契机,掀起环境卫生清理热潮。东昌区累计开展环境整治活动254场,动员6500多人次,清理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及城乡接合部垃圾236吨,清除小广告1694处;二道江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95.5吨、农业生产废弃物109吨,实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通化市行政执法管理局推行“网格化+机械化”作业模式,每日投入1200多名环卫工人、21辆大型清洁车辆,实现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90%,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通过全域覆盖、精准发力,城市“颜值”显著提升。
精修细护,筑牢公共设施“硬支撑”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是环境优化的关键保障。通化市住建局抢抓春季施工黄金期,修复人行道7146平方米、疏通排水管道1350米、维修路灯1306盏,打造“路平、水畅、灯明”的市政环境。东昌区对300多个乡镇垃圾箱集中清洗维护,确保设施整洁完好;通化市行政执法管理局建立专项台账,更换破损垃圾桶1585个,实现公共设施动态管护。同时,拆除29处征收地块围挡,腾退空间转化为“口袋公园”“城市绿毯”,累计处理建筑垃圾9万多吨,真正实现“还绿于民、还景于民”。
铁腕治乱,绘就市容秩序“新画卷”
针对市容顽疾,通化市行政执法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3300多处,拆除破损广告牌37处,整治市场下道经营300多处。二道江区执法大队对占道经营等4类行为重拳出击,推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高频巡查与普法宣传,引导商户自觉维护市容环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移风易俗,引领文明祭祀“新风尚”
以清明节为契机,深化文明祭祀宣传。东昌区开展“移风易俗进乡村”活动,发放倡议书500多份,通过文艺演出、民俗宣讲等方式传递文明理念;二道江区倡导绿色殡葬,引导群众以鲜花、网络等低碳方式缅怀先人。通化市行政执法管理局出动执法车辆120台次,劝阻不文明祭祀行为73起,取缔违规摊位104处,推动传统节日回归清净与文明。
久久为功,擦亮城市文明“金名片”
环境卫生提升非一日之功,通化市以“培树新风尚 文明月月行”为抓手,将阶段性攻坚与长效化管理相结合,推动环境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迈进,让“山城蓝”“生态绿”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底色。通化市正以环境之“优”、文明之“美”,擘画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来源:通化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