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门滩社区,总有这样一个身影,他如点点微光,虽不耀眼夺目,却以执着与坚守温暖着这座城市。甘肃农业大学2024届毕业生张学民,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从城市社区的环境卫生维护,到敬老院里的暖心陪伴,再到家乡沙漠的绿色守护,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让自己的青春在奉献中熠熠生辉。

社区“美容师”:

用坚持守护一方洁净

每个周六的清晨,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营门滩社区的绿化带旁,张学民的身影已悄然出现。天刚蒙蒙亮,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他却早已准备好垃圾夹、布袋等工具,开启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化身城市“美容师”。

在马路和绿化带里,各种垃圾藏身其中,张学民总是一丝不苟地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张学民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有的垃圾卡在绿化带,伸手难以触及,他便小心翼翼地拨开枝叶,尽量不损坏植物;有些黏附在地面上的口香糖,清理起来十分费劲,他就用小铲子一点点铲除。面对这些,他从未抱怨,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耐心。环卫工张阿姨回忆说,一年来,张学民累计参与社区清扫活动30余次。

敬老院里的“暖心孙儿”:

用陪伴传递温情

曾几何时,张学民又多了一个身份——敬老院老人们最期待见到的“小张同学”。每个月,他都会准时前往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温暖与欢乐。

走进敬老院,张学民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亲切自然。他会主动来到老人们中间,陪他们聊天解闷。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给老人们讲外面的新鲜事,逗得他们哈哈大笑。对于一些行动不便、很少出门的老人来说,张学民带来的信息就像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让他们的生活不再单调。

张学民还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忙维修老人们的小电器。收音机、手机,张学民总是耐心地检查、维修,当收音机再次传出熟悉的声音,当手机重新恢复通话功能,老人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沙漠里的绿色守护者:

用行动诠释家乡情怀

作为民勤人,张学民对家乡的土地饱含着眷恋与深情。自2023年起,每年清明他都会和父亲奔赴沙漠,在青土湖周边种下梭梭树。

民勤生态环境脆弱,沙漠化问题严重。张学民深知治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增添一抹绿色。每年春季,沙漠里的气候依然十分恶劣,风沙很大,天气变化无常。有时候,刚刚种下的树苗,一场大风过后就被沙子掩埋;有时候,突如其来的沙尘,让新挖的树坑填埋。面对这些困难,张学民和父亲没有退缩。他们不断摸索种植技巧,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在挖坑时控制好深度和大小,浇水时掌握好水量和频率。为了便于观察树苗的生长情况,张学民还会为每一株新苗系上红绳标记,手机里存满了治沙前后的对比照。看着照片中曾经荒芜的沙地逐渐有了绿色的点缀,他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张学民的行动也感染了身边的同学,在他的带动下,七位同学加入到治沙队伍中来。大家一起在沙漠里挥洒汗水,共同为家乡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如今,千余株幼苗在沙地扎根,承载着张学民和同学们对家乡的美好期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