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在特朗普执掌美国100日之后,美国白宫开始急了!因为在特朗普团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中,事情均未能按照特朗普团队的预期发展。比如说关税战反噬,欧盟加拿大对美翻脸,美国陷入中东混局等。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本欲重塑美国经济霸权,却意外点燃了全球贸易反噬的导火索。当加拿大75%民众视美国为敌对国家,当欧盟推迟数字税表决转而加速构建独立支付系统,当墨西哥湾被戏称为"美国湾"引发拉丁美洲集体嘲讽,白宫的关税大棒正将美国推向全球化的对立面。
在金砖国家会议桌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年交易额突破1.2万亿,东盟国家本币结算占比达28%。当沙特宣布考虑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当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正在演变为"美国孤岛"。
当然了,美国白宫最不愿面对的,或许是中东政策的全面溃败。在加沙地带,以军误杀美国援助人员的在网上疯传,引发阿拉伯世界对美国的信任危机。
2025年4月29日,美国参议院以67票赞成、29票反对的投票结果,确认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位75岁的共和党人,带着“特朗普忠实支持者”的标签,以及40年亚洲商业经验与参议院鹰派履历,成为中美关系中的新变量。
戴维·珀杜拥有40年国际商业经验,曾担任锐步、达乐公司等跨国企业CEO,推动这些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在莎莉公司任职期间,他主导以香港为跳板拓展亚洲业务,熟悉中国市场的商业规则与供应链逻辑。这种背景使其成为美国政坛罕见的“中国通”商人,既懂中美经贸利益交织的现实,又深谙跨国公司成本控制之道。特朗普团队任用此人,其实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特朗普还是想和中国尽快在关税问题上达成协议。
当前,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遭遇反噬:沃尔玛、亚马逊等企业通过加拿大转口规避关税,欧盟、加拿大等盟友启动报复性措施,美国消费者承担了通胀代价。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指出:“在关税战背景下,可靠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珀杜的任命,可能是特朗普为重启对华谈判预留的“后门”。
特朗普政府内部对关税政策存在分歧: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张“精准关税”,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则支持全面加征。珀杜的立场更接近后者,他在听证会上强调:“关税是迫使中国让步的有效工具。”然而,中国已表明态度:“关税战没有赢家,若美方想谈判,应停止威胁施压。”
对于当下的特朗普团队而言,其实时间已经不多了!现在美国国内遭受到了关税战的反噬,反对特朗普关税战的声音越来越大。美国的民主党也抓住机会,开始全力反击美国共和党。在国际上,美国得罪了诸多盟友,比如说加拿大、欧盟以及墨西哥等。
站在白宫玫瑰园回望,特朗普或许会想起2017年的就职演说。那时他宣称“美国优先”将重塑世界,如今却面临关税战反噬、民主党反扑和盟友叛离的三重困境。
总的来说,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已暴露结构性矛盾:
对内摧毁经济根基与宪政秩序,对外加速盟友离心与全球重组
。历史经验表明,货币霸权崩溃速度远快于崛起。若美国继续以关税为“灵丹妙药”,终将沦为“贸易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