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赵晖)4月29日,天津大学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正式揭牌。这是我国“世界一流建设高校”中首个合成生物学院,也是天津大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举措。
“合成生物”被列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的未来产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在关键领域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天津大学成立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旨在建设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摇篮。
DNA数字存储,一块方糖大小DNA能存储一百万个硬盘的数据;基因回路设计,能调控免疫系统,疗愈重大疾病;合成基因组,治疗遗传性疾病;定制微生物,能高效降解复杂污染物……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致力于设计、改造乃至从头构建生物体系,以应对材料、能源、环境和健康等全球性挑战。
在合成生物学科研领域,天津大学实力雄厚,拥有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珠峰计划”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形成了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人才、青年骨干组成的朝气蓬勃的创新团队,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4项,近五年合成生物学领域研究论文发表量全球第一。天津大学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合成生物学专业,建立了首个“本科-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将整合多学科资源,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搭建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据介绍,该学院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在部分方向实现领跑;产出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为我国医药健康、能源材料、生物育种和环境治理等提供科技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据悉,该学院突破学科限制,建立完善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设立交叉学科课程及实践课题,为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创造条件;还将探索“以任务带学科,以任务聚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开展研究性项目式教学,让所有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训练,构建多学科贯通的知识体系;同时,将汇聚全球优质资源,为拔尖学生接触世界科学研究最前沿、融入国际一流学术群体创造条件。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