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从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CYPT)赛场传来捷报:人大附中朝阳学校高二年级的梁峻华、王彦哲、王瑞扬、蔡睿轩、丁思南五位同学,在物理教研组博士展林弟、张凌志两位老师指导下,历经数月备赛,从全国顶尖物理强校中突围,勇夺全国二等奖!



CYPT是与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IYPT接轨的中国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IYPT与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青年科学论文竞赛并称三大国际中学生物理赛事。本届CYPT竞赛延续“物理学家模式”,要求选手针对开放性问题完成理论建构、实验设计及学术辩论等全链条科研挑战。在长达半年的备赛周期中,人朝师生团队攻克IYPT中的17个创新课题研究,累计开展实验观测120余小时,撰写技术文档逾5万字。



“当其他同学享受寒假时,我们团队每天泡在实验室超10小时。”队长梁峻华同学回忆道。这支名为“人朝极值点”的战队在凤凰城物理实验室,对“维尔茨泵”“气动肌肉”“拉托球”“攀爬磁铁”“意大利面加速器” “水火箭”等复杂课题展开攻关。五位选手在学术辩论环节展现惊人爆发力,以严谨的数学模型、创新的实验方案征服对手,震撼评委。



在颁奖典礼后的采访中,队员们金句频出,尽显物理少年风采。梁峻华同学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诠释科研信念:在宇宙必然走向热寂的宿命中,我们就是逆熵而行的追光者。



王瑞扬同学则以质朴的物理哲学触动人心:当撕掉“大神”标签,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都在用最简洁的公式触摸世界本质。



丁思南将备赛历程比作“知识爆炸”:疯我们的问题,最终都化作脑中的璀璨星图。

那些逼



据悉,我们学校已构建完善的CYPT培养体系,形成“博士导师+优秀青年教师+学长导师”三级指导机制。本次参赛方案中,30%的关键技术源自往届学长的“秘籍传承”。正如指导教师展林弟博士所言:实验室里收藏的那些褪色的演算稿纸,都是人朝物理精神的接力棒。

“极值点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正如队员王彦哲同学所言。这支平均年龄16岁的团队已经展现出超强科研能力。



“此处应有掌声,但请保持安静。”这条物理实验室墙上的标语,恰是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学子对科学最浪漫的告白:在永无止境的物理世界里,唯有实验数据与星辰大海的回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