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4月25日至27日,第六届网络空间安全前沿论坛——常安论坛在古城西安举行。本届论坛由陕西省计算机学会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共同承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协办。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政产学研各界800多位网络空间安全学者精英、业界翘楚,共同探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前沿话题。
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智能与信息安全学部主任马建峰、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黑新宏担任大会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沈玉龙、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马小博、西北大学教授陈晓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慕德俊担任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大会采用“主旨论坛+专题论坛+特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设置了10个主旨报告,5场专题论坛,4场特色活动。其中,专题论坛涵盖数据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卫星互联网安全、金融安全等前沿方向。院长论坛、成果展览、优秀成果路演、学院学科推介等特色活动,为成果展示、产业转化、人才招聘打造了贯通型、立体化的一站式交流平台。
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马小博主持,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周兴社、大会主席马建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泉发表致辞,他们分别代表主办方、组委会和承办单位向与会者表示感谢和欢迎。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刘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晖等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10位专家带来精彩分享: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教授发表“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迫在眉睫”的主题报告,指出在当前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已十分紧迫。这一转型将重塑网络空间的架构和运行模式,为网络安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信息工程大学郑建华研究员以“密码定义安全——思考与愿景”为主题进行报告。他提到,密码学作为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柱,传统理论和方法正面临诸多挑战。从密码定义安全的角度出发,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愿景式解决方案,为网络空间安全的密码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军事科学院尹浩研究员在“5G融合应用安全问题与场景实践”的报告中,阐述了5G融合应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他指出,虽然5G通信网络安全和设备安全能力得到提升,5G网络“根基”安全得到一定程度保障,但是面向复杂的垂直行业安全需求,5G融合应用安全保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教授发表“人工智能系统安全的挑战与治理”报告,指出人工智能系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安全挑战。他详细阐述了这些挑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和方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建峰教授以“无线网络‘云-网-端’协同安全”为题,从多个层面剖析“云-网-端”协同架构安全的可行与困难之处,同时分享团队在无线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汇丰科技夏勇博士在“智护金融安全:AI赋能下的反欺诈体系构建与思考”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使金融犯罪行为愈发智能化与隐蔽。他分享了汇丰在保障消费者资产、信息和交易安全方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反洗钱和反欺诈领域的具体措施与成效,并探讨在新兴技术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国防科技大学贾焰研究员发表“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系统与应用” 报告,介绍了内容安全舆情、系统安全攻击、攻防对抗态势评估三大应用需求,并展示多维关联认知模型MDATA及其相关理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
公安部十一局郭启全研究员在“以网络安全新质战斗力引领‘AI +’时代的网络安全”的报告中,提到AI技术给网络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阐述了如何以网络安全新质战斗力来应对“AI +”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李凤华研究员在“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挑战与对策”报告中提出,当前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保障技术滞后于应用需求。他从数据要素流通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数据确权、延伸使用控制、低开销监测等概念及学术内涵,阐述了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北京大学许进教授发表报告“一种专用于求解NP-完全问题的计算机——探针计算机”,详细讲解了探针计算机的原理、特点以及在求解NP-完全问题方面的优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主旨论坛把脉前沿大趋势,而各专题论坛则针对细分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唇枪舌剑,迸发思想交流碰撞。如果说主旨与专题论坛是“人与人”的交流,那么成果海报展、实物展、优秀成果路演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活动,则实现了“人与成果”的互激,即:通过成果展示人才,通过人才间的成果交流又激发更多成果。这正是常安论坛的使命,择四月春正忙时,广聚网安贤良,依托西安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雄厚的科教和人才资源,主动肩负责任、创造机会,在遍地有古迹、处处享美食的古城,为全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打造一个前沿、高效、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本届常安论坛得到汇丰科技的钻石赞助,以及强智科技、丈八网安、全宇信息、西普科技、永信至诚、绿盟科技、四叶草安全、百信、启明星辰等众多单位的金牌赞助。众多企业踊跃参与,成为本届论坛学术交叉创新与产业落地转化双向奔赴的活力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