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汗水

都是生命的诗行

平凡的劳动者

让光阴发出新芽

让脚下的泥土开花

“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小布将镜头对准

我们身边的劳动者

一起通过他们的“劳动数值”

解码耕耘与收获

01


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秦工匠”、西安市职业技能带头人、汽车维修高级技师 乌军河

深耕汽车维修领域33年,高峰期单日处理进厂维修车辆100+,累计培养技术骨干超150名……乌军河从业33年来,始终扎根汽车维修领域,以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作风成为行业标杆。他不仅技艺超群,更致力于人才培养,为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用坚守与奉献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当之无愧的技术先锋与育人典范。

02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高新大队执勤一中队民警、太白南路科技路十字“五型”示范岗岗长 李欣

在城市繁忙的十字路口,每日早晚高峰6小时保畅通,全天累计12小时在岗值守连民心……李欣10年如一日,风雨兼程坚守公安岗位,始终牢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心系民生、情系群众,以“零差错、零投诉”的温情执法,解决了群众通勤路上的“急难愁盼”问题,治理出一条条群众交口称赞的“放心路”。“五一”假期,他与同事继续坚守岗位,确保假日出行畅通无阻。

03


西安火车站管委会旅客服务中心 杨凤君

扎根服务一线12年,日均服务旅客800余人次,化解旅客突发问题500余件,高峰期单日步行量可达15公里。西安火车站管委会旅客服务中心“岗位标兵”杨凤君始终以微笑面对突发状况,将“真心、热心、耐心、贴心、用心”融入服务细节。今年“五一”假期首日,旅客服务中心的轮椅预约服务需求激增,单日已达60人次,创下新高。面对骤增的工作量,杨凤君依然坚守在平凡岗位,诠释着“窗口形象”的担当,用行动证明:最动人的服务,是坚守的温度。

04


西安地铁5号线乘务五分部电客车队长 应小龙

12年时间,足迹遍布西安地铁1、2、5号线,日均完成1000余次“手指口呼”,累计安全行车276786公里。西安地铁5号线乘务五分部电客车队长应小龙,参与见证了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突破400公里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带领团队贡献岗位力量。“五一”假期,西安地铁通过延长运营时间、加密开行班次等多项举措,助力八方来客畅游古都,无数“轨交人”将持续在岗,用心服务每一程。

05


西安文博志愿者、西安培华学院英语专业学生 毛思理

“一朝入长安,一眼阅千年”。在“博物馆之城”西安,共青团西安市委、西安市文物局组织招募来自7所高校的2200人次志愿者,长期在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7所文博机构,参与义务讲解、文明引导、售票咨询等工作,年累计服务1.3万余小时。20岁西安大学生毛思理就是其中之一,他积极参与文博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500小时,中英文讲解服务80余场,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五一”假期,他将与全市青年志愿力量坚守服务岗位,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现西安青年的风采与担当。

06


西安古旧书店古籍讲解员 段亚景

坐落于长安书院的西安古旧书店里,作为“古籍守护者”的段亚景,日均经手500余本旧书,手写80+张书价签,精准归位超1000本书籍,月均讲解超30场,单日最高完成6场深度讲解,累计为5000余名研学游客揭开古籍与碑拓的文化密码。今年“五一”假期,他将依然坚守岗位,为游客提供古籍讲解与碑拓技艺展示,让传统文化在节日中焕发新生。

向所有劳动者

致敬!

文:记者 陈克 王梦凡|视频:常凯奕|海报设计:钟佳慧 丨 编辑:谈密 丨校对:张立 丨审核: 韩东辰丨转载请注明出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